藥監領導大調整,史上最強藥品監管來了
日期:2018/8/25
會議同意,對金育輝(吉林省副省長,2017年4月起分管吉林省食品藥品監管工作)予以免職;
對李晉修(吉林省政協副主席,2015年12月-2017年4月任分管吉林省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副省長)責令辭職;
要求劉長龍(長春市市長,2016年9月任長春市代市長,2016年10月至今任長春市市長)、畢井泉(市場監管總局黨組書記、副局長,2015年2月-2018年3月任原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局長)引咎辭職;
要求姜治瑩(吉林省委常委、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委書記,2012年3月-2016年5月任長春市委副書記、市長)、焦紅(國家藥監局局長)作出深刻檢查;
對35名非中管干部進行問責;
決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吳湞(原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副局長、原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分管藥化注冊管理、藥化監管和審核檢驗等工作)進行立案審查調查。會議責成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國家藥監局向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深刻檢查。
就在8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宣布對長春長生疫苗事件問責情況后的第二天,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就此次疫苗案問責,6名身居要職的領導被免職:
對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化妝品監管司司長、食品藥品審核查驗中心主任丁建華予以免職;
對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化妝品監管司副司長董潤生予以免職;
對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化妝品監管司副司長孫京林(2014年11月至2017年4月任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食品藥品審核查驗中心副主任)予以免職;
對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化妝品監管司特殊藥品監管處處長葉國慶予以免職;
對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化妝品監管司特殊藥品監管處調研員郭秀俠予以免職;
對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副院長王佑春予以免職;
責成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醫療器械標準管理中心)院長(主任)李波做出深刻檢查。
二疫苗事件震蕩史無前例
2010年,山西乙肝疫苗事件就曾引發廣泛關注。2016年,山東濟南非法經營疫苗系列案震驚全國,多達300多名干部被問責,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歷史紀錄。而長春長生疫苗事件引發的動蕩更是史無前例,余震猶在。
據山東省疾控中心官網報道,長生生物生產的流入山東的252600支不合格百白破疫苗占全省年使用量的3.96%,已接種247359支,損耗、封存5241支,涉及兒童215184人。光是這一個省的數據,就足以讓我們不寒而栗。
三藥品須嚴管,避免出現下一個長生長春
業內人士建議,關系到國民身體健康的行業必須設定嚴格的準入門檻;生產、運輸、流通等環節都需要嚴格把關,責任到人;完善藥品監督領域的立法程序,對不法分子的違法行為進行嚴懲,處罰力度可參考國外經驗。
據了解,美國強生公司生產的爽身粉,因含有石棉導致部分婦女患上卵巢癌,近年產生的罰款屢創新高。2018年7月,22位女性顧客將其告上法庭。最終判決,強生向原告支付高達46.9億美元賠償金。
所以我們要想不再服用問題產品、注射問題疫苗,就必須增加相關藥企的違法成本,讓那些利益熏心的投機分子摸著良心做事。
四暴風雨過后,最強監管要來了
藥品源頭產生的大毒瘤,需要在流通環節拿掉,意味著充當流通環節載體的醫療機構將迎來新一輪的監管,處于藥品零售端的診所、衛生室尤其要提高警惕。
去年9月,相關人士在第二屆中國藥品監管科學大會“藥品流通監管制度改革與促進產業健康發展論壇”曾表示,為保證人民安全用藥,維護良心企業權益,食藥總局對628城鄉結合和農村地區藥店、診所的集中整治沒有句號,只有逗號。
疫苗事件過去以后,藥監部門面臨大調整。新組建后的監管部門將如何出牌,我們無法斷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暴風雨過后的藥品監管將強勢升級,勢必會把工作重心放在藥品流通最薄弱的環節——零售端上。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縣域零售端藥品經營銷售行為的監管,已經由當地市場監督部門統一承擔。各部門之間互聯互通,監管將不留死角。處于風口浪尖的診所、衛生室除了要密切關注藥監官方的動態監管通報,避免采購渠道不明的產品以外,在臨床藥物的選擇和使用上也要時刻留心,評估風險。
畢竟,藥品零售端監管,沒有句號,只有逗號……
來源:基層醫師公社 羽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