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個品種納入抗癌藥專項談判,諾華4個、輝瑞3個(附清單)
日期:2018/8/25
今日(8月17日),國家醫保局印發《關于發布2018年抗癌藥醫保準入專項談判藥品范圍的通告》,通告指出,按照國務院要求,國家醫保局加快推進抗癌藥醫保準入專項談判工作,組織了來自全國20個省份的70余名專家通過評審、遴選投票等環節,并經書面征求企業談判意愿,確認12家企業的18個品種納入本次抗癌藥醫保準入專項談判范圍。
這18個品種中,外企16個品種,國內企業2個品種(正大天晴、恒瑞),其中,諾華有4個品種進入談判:磷酸蘆可替尼片、尼洛替尼膠囊、培唑帕尼片、塞瑞替尼膠囊;輝瑞有3個品種進入談判,分別是阿西替尼片、克唑替尼膠囊、蘋果酸舒尼替尼膠囊。
(注:經醫藥云端工作室整理發現,18個品種涉及13家企業,與通告中所指12家企業有出入)
其實早在7月13日,醫藥云端就對這些品種作出了預判,相關文章可點擊右邊標題閱讀:這17個抗癌藥或將是國家談判重點(附名單)。
在財政部公布的這103個抗癌制劑降稅清單中,被納入醫保目錄(2017年版)和36個談判品種的有82種,這也意味著,這82個品種將是抗癌藥專項集中采購的重點。剩余的21個非醫保品種中,有17個為獨家品種(13個為外企獨家,4個為國產獨家)。而這17個品種中,輝瑞和諾華所占的數量最多,各為3個,另外還有阿斯利康、拜耳、羅氏等知名外企。
如今,國家醫保局確定的18個品種中,除了上述提到的17個獨家品種中入圍了14個之外,還增加了來自武田的枸櫞酸伊沙佐米膠囊、諾華的塞瑞替尼膠囊、正大天晴的鹽酸安羅替尼膠囊,山德士的注射用醋酸奧曲肽微球。
這18個品種中,替尼類小分子靶向抗癌藥所占的數量依然最多,共10個,生產企業多為外企,其中正大天晴的安羅替尼,是今年5月9日剛剛上市,可以說是正大天晴發展史上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該藥是正大天晴第一個按照國際研發流程和標準進行的創新小分子藥,也是該公司迄今為止研發投入最多的抗癌藥。
替尼類是抗癌藥中的重要一員,據米內網數據顯示,替尼類藥物在重點城市公立醫院的市場占比正逐年上升,預計2018年國內抗腫瘤替尼類市場將突破100億元規模。
而替尼類的新星,艾伯維的伊布替尼(商品名:億珂)是全球首個口服BTK抑制劑,曾四次被FDA授予突破性藥物認定,對治療B細胞淋巴瘤有開創性意義,去年8月24日,獲我國藥監局批準上市。
默克的西妥昔單抗注射液是本輪名單中唯一的單抗產品,據米內網數據顯示,在2016年國內重點城市公立醫院使用的單抗藥物市場已超過20億元,增長率達15.98%。
目前排名前四的分別為羅氏的利妥昔單抗、曲妥珠單抗和貝伐珠單抗、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的西妥昔單抗,而前三種已通過談判成功納入醫保乙類范圍,若西妥昔單抗被納入醫保,預計單抗市場格局會有所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