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家醫院大調整,回扣營銷要完了
日期:2018/6/30
湖北213家公立醫院,全部實施按病種收付費。 ▍湖北按病種收付費,擴大至所有二級以上公立醫院 6月22日,據《湖北日報》報道,湖北省物價局、省衛計委、省人社廳聯合發通知,即日起,湖北所有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實施按病種收付費。 按病種收費屬于“打包式”收費,是國家為解決“看病貴”問題重點推行的一種新的醫療服務收費方式。 這是在去年年底前,湖北各地在轄區內三級和部分二級公立醫院實施100個以上常見病、多發病按病種收付費改革后,進一步擴大至約213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 ▍河北、浙江已經實施,未來,95%的藥品或將被納入 即患者從入院就診,到康復出院,整個過程中發生的診斷、治療、手術、麻醉、護理、床位、藥品及醫用耗材均不再單獨計費,如實際費用高出病種費用標準,高出部分由醫院承擔,患者和醫保基金不再付費。 河北也如此。今年2月份,河北省政府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對服務規范的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實行總額付費制度全面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 浙江省在去年年底,首次推出了全省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107個按病種收費的病種。 今年2月,人社部已經公布了醫保按病種付費病種推薦目錄,一共130個病種入選。 未來,預計95%的藥品都將被覆蓋在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付費方式之下。實行“打包付費”醫保付費機制改革后,醫保部門對于支付給醫院的醫保費用控制作用將大大增強,必然會迫使醫院自覺控制診療費用,減少不必要的醫療服務項目,降低管理成本。 ▍醫院拋棄價格虛高藥品,首選性價比 醫保支付方式的改變,影響來了。 長期以來,我國醫保對醫院的付費方式采取按項目支付,醫生存在過度診療、大處方、青睞高價藥現象,以獲得灰色收益,并與醫院“以藥養醫”的經營方式一致。 醫院缺乏降低醫療、藥品費用的內生動力,醫保機構對醫療機構的約束作用非常有限,盡管各方呼吁醫藥分開多年,但推進的速度較慢。 但在實行包干制的“打包付費”機制下,只要醫院(醫生)能夠以合理(較低)的成本給患者把疾病治好,就沒有理由限制醫院(醫生)必須用什么藥或不能用什么藥。 同時,醫院就有了約束醫生回扣行為的內生動力,必然會改變對科室(醫生)的考核規則,過去醫院對醫生回扣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做法就會發生改變。 ▍回扣營銷走向死路 以前,在按項目付費的醫保付費機制和藥品價格加成管制政策下,藥品正常的價格競爭機制失靈,誰的回扣多誰的銷量就大,這倒逼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建立“高定價、暗回扣”的營銷體系,開展以回扣為主要手段的隱性畸形交易競爭。 現在,醫院迫于醫保付費改革的約束下,改變對科室(醫生)的考核規則,醫生在診療開具處方時,將由過去追求回扣,改變為追求藥品的性價比,廉價的好藥,將得到青睞。 目前虛高價格的藥品將會被廉價藥品、性價比高的藥品所替代。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在營銷過程中沒有必要再采用“高定價、暗回扣”的非法營銷模式。隨著國家醫療保障局的成立,醫保改革的加速,醫生薪酬激勵機制的逐步建立,藥企傳統的競爭規則將徹底顛覆。 記住:到2020年,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覆蓋所有醫療機構及醫療服務。時間緊迫,必須轉型,過去靠回扣致勝的營銷模式,真的日子不多了。
浙公網安備 3302120200069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