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藥房托管被禁,步長入股九州通“主意”變了!
日期:2018/6/30
各地陸續出臺相關政策,禁止藥房托管,直接影響藥企布局。
今日,步長制藥發布公告,稱受國家政策變化影響,其與九州通共同設立的合資公司湖北步長九州通的核心業務模式,將由開展藥房托管業務,調整為專業藥房業務模式。
公告稱,湖北步長九州通董事會已通過了《關于調整公司與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業務模式的議案》,擬將原議案中的醫療機構藥房托管業務模式(包括藥品、耗材、中藥等集中配送等)調整為專業藥房業務模式(包括院內專業社會藥房、DTP 藥房、院邊藥房、院邊門診等)。
雙方認為,當前醫藥分家、零差率等政策,專業藥房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因此擬以投入資金共同開展連鎖藥房業務,創立“九步”大藥房品牌。
同時,雙方的出資條件及出資進度方式也有所調整。
此前,由于兩票制的推進,藥房托管一度繁榮。據健識君不完全統計,國藥控股、上海醫藥、康美藥業、華潤醫藥、華東醫藥、南京醫藥、九州通、白云山等多家上市公司涉足“藥房托管”業務。而《經濟參考報》則披露,目前全國范圍內,約有半數以上的二級及以下醫院已實施或計劃實施藥房托管。
2017年6月23日,步長制藥發布公告,初次透露與九州通合作入局藥房托管業務的意向。
當年12月21日,九州通發布公告稱,九州通與步長制藥擬以不超過人民幣1億元合作投資醫藥公司,開展藥房托管業務。具體為通過增資已有公司九州通醫藥集團湖北醫藥有限公司的方式,擬設立“湖北步長九州通醫藥有限公司”,作為雙方合作開發醫療機構藥房托管(藥品、耗材、中藥等集中配送)業務的平臺公司。該公司已完成工商變更登記取得了營業執照。
然而,在國家大力推動“醫藥分開”的背景下,藥房托管卻暴露出諸多問題,衍生出變相的“以藥補醫”。
因此,各地監管部門陸續出臺相關政策,禁止藥房托管。尤其是北京、上海兩大醫藥市場監管部門相繼發文明確態度,被業內人士認為將影響數千億市場。
藥房托管的路,越走越窄,步長和九州通轉變發力方向,也屬無奈之舉。
(詳見>>《又一家知名三甲醫院藥房被托管!》)
禁止藥房托管政策梳理
◆ 2016年8月,青海省衛計委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醫療機構科室管理和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的通知》,要求“嚴禁醫療機構進行藥房托管或承包”。
◆ 2017年7月,廣東省價監局起草了《藥房托管行為反壟斷執法指南》,明確公立醫院在招投標或遴選藥房托管企業中,有11種行為可能造成壟斷;明確醫藥企業,3類18種行為可能有市場支配地位濫用、達成橫向壟斷協議、違法代行行政職能的嫌疑。(詳見>>《廣東發改委規范藥房托管 11種行為涉嫌壟斷》)
◆ 2017年12月,山東省政府發布《山東省“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明確表示將“完善藥品配送企業管理辦法,加強藥品配送行為監管,防止獨家配送、壟斷經營,嚴禁網下采購配送藥品?!?/span>
◆ 2018年5月15日,北京市醫管局發布新規,明確:不得出現醫院無藥而其直接或間接經營藥店有藥的情況;對臨床必需且確需外購的藥品,醫師不得指定患者購藥的藥品經銷企業(含醫院自費藥房、自辦藥店)或其他醫療機構,相當于直接切斷了藥房托管的通路。
◆ 2018年6月1日,上海市衛計委正式發布《關于本市醫療機構進一步加強藥事管理推動藥學服務轉型發展的通知》,指出:公立醫療機構在進行藥房供應鏈優化過程中,須審慎設定與醫藥企業的合作模式,不應與有關企業開展藥房“托管”或類似業務合作,防范合作可能帶來的法律和政策風險。
信息來源:健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