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浙江縣域藥品市場徹底統一
日期:2018/6/30
今日(6月19日),浙江省藥械采購中心公告,明確浙江省縣域醫療服務共同體藥品耗材統一采購與支付有關事項。此輪事項通知是去年10月浙江衛計委“浙醫改辦 [2017] 7號”的進一步落地實施文件。 明確采購、收貨等權限截止時間 自7月1日起,停止醫共體成員單位采購賬號的采購權限(包括備案采購),如與采購平臺有接口對接的則停止該接口的傳輸。同時,將調整監管系統數據內容,成員單位的信息將不再予單獨統計與顯示。 過渡時期為:2018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間,成員單位2018年6月30日(含)之前發送的訂單仍可以進行收貨、支付等操作。 2019年1月1日起,停止成員單位的收貨、支付權限。 浙江縣域醫共體:“雙下沉、兩提升” 據“浙醫改辦 [2017] 7號”,浙江省實施縣域醫共體采購的總體意義在于:“雙下沉、兩提升”,即城市醫院下沉和醫學人才下沉,推進縣域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和群眾滿意率提升。 總體要求:以縣級醫院為龍頭,整合縣鄉醫療衛生資源,實施集團化運營管理。 原則:服務群眾、強化分級診療。試點縣(市、區)要率先實現縣域內就診率90%、基層就診率65%的目標。 浙江縣域醫共體統一采購、統一支付的方式,將浙江這個經濟發達省份的發達鄉鎮藥品市場徹底統一,其采購量不亞于中西部地區的一個省級采購量。我們發現,醫共體采購的模式,與GPO模式幾乎是如出一轍,盡管還不能簡單理解為GPO,但其本質是“藥品團購”,以提升采購方的談判議價能力,未來這一塊市場雖大,但加大了廠商的準入難度,也必將再次降低藥品價格。 GPO采購范圍正在擴大 此前,據深圳衛計委,2017年GPO采購模式已為深圳市的公立醫院節省15.37億元,同時采購目錄也明顯“瘦身”。目錄中將以往采購渠道中的2451個品規、40個劑型,減少為1645個品規、21個劑型,品規數和劑型分別下降了32.9%和47.5%。 今年6月5日,深圳東莞的聯合采購平臺全藥網公布對部分上線品種進行降價。除了深圳東莞外,廣東省多地開始布局GPO采購。 肇慶,2018年6月7日肇慶市衛計局召開了《關于藥品跨區域聯合集中采購改革工作座談會》的會議。會議對GPO方案的公布時間、涉及的醫院范圍以及集中采購的藥品金額均有明確規定。 GPO采購方案將于6月11日~6月15日印發公布,范圍為肇慶市全市公立醫院(包括懷集),采購用藥金額為25.64億元,品規數4294個。 珠海:6月市政府出臺了“公立醫院藥品跨區域聯合集中采購改革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對GPO采購的工作思路、工作目標、實施對象以及具體措施等作了詳細規定。以強化“帶量采購、量價掛鉤”為指導思想,總體思路是參照周邊城市推進公立醫院藥品集團采購改革試點工作做法,探索推行相關采購工作,重點落在利用深圳、東莞的改革成果。 廣州:2017年7月,廣州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廣州地區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確21項改革措施,其中提出依托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立GPO(藥品集中采購組織)平臺,按照帶量集中采購要求,推動廣州地區公立醫院藥品(醫用耗材)統一組團、集中招標采購,實施統一配送,減少流通環節,控制藥品(醫用耗材)成本。 “佛山專區”:2018年4月,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與佛山市人社局舉行“省市共建”戰略合作儀式。雙方決定,以佛山市為單位,依托廣東省第三方藥品電子交易平臺建設“佛山專區”,由佛山市人社局組織公立醫療機構通過省平臺集中采購。 上海:上海藥品集團采購服務網公布了該市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集團采購聯盟2016年第一批中選目錄。共公布175個品種,205家企業名列目錄之中。其實,上海2014年已經開始3個基藥品種的帶量采購,今年專門成立一個藥品GPO的組織進行部分抗生素的采購。追溯到更早,1998年閔行模式進行供應鏈成本分攤,成為上海GPO的雛形。 湖北:2017年8月,發布《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改革完善公立醫院藥品采購和供應保障機制的實施意見》,提出引入第三方集團采購組織(GPO)。 甘肅:2017年12月發布《2017年度甘肅省醫療機構藥品集中采購實施方案》,鼓勵和推動不同區域、不同層次間的醫療機構聯合體實施GPO采購、網上商城采購。
重慶:表示本年度23個短缺藥品的供應保障也會采用GPO采購形成。另外,深圳GPO采購是統一委托給集團采購代理采購,獲得該委托資質的是海王控股的全藥網。對比各地實施的GPO采購,上海的采購聯盟發起單位為上海市醫藥衛生發展基金會,而深圳和湖北的則采用全藥網平臺進行采購。
信息來源:醫藥云端工作室
浙公網安備 3302120200069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