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熱點熱議關鍵詞——藥事服務費
日期:2018/6/30
醫改-醫保相關大事記-醫療服務和控費兩方面要結合 既要確保醫療質量,又要控費——提高管理精準度 20180305政府工作報告; 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提高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障水平,用互聯網、大數據提升監管效能,實現全程留痕、信息可追溯; 20170329國務院召開2017年全國醫改工作電視電話會議; 醫保支付方式已成為“三醫”聯動改革中牽牛鼻子的改革。要管好用好醫保基金,同時確保醫保基金可持續運行; 20170425國務院辦公廳《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 制訂臨床路徑,探索醫療服務醫保支付標準,按病種收費的病種不少于100個; 按照政府購買服務有關規定,支持商業保險機構等社會力量參與醫保經辦; 推動開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 增加國家藥品價格談判品種的數量,做好價格談判與醫保等政策的銜接; 試行零售藥店分類分級管理,鼓勵連鎖,探索醫療機構處方信息-醫保結算信息-藥品零售消費信息互聯互通、實時共享; 推進醫保智能監控系統應用,將醫保對醫療機構的監管向醫務人員延伸; 過度醫療問題,基金風險平衡和長期可持續問題,醫保從被動給付走向戰略性購買,需要控費。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5/05/content_5191213.htm;ttps://news.pharmacodia.com/news/html/info/info-detail.html?id=20945;http://med.sina.com/article_detail_103_1_46850.html 多地啟動DRG,醫保控費打響2018醫改“第一槍” 后付制變預付制,變 “要我管”為“我要管”,醫院主動監管,自覺控費 醫保控費——控制不合理醫療費用,減少基金不合理支出,提高使用率,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式支付; 如何有效解決目前醫保監管過程中……醫療機構主動作為不夠的問題? 基金收支平衡壓力:老齡社會收少支多為新常態。醫保開源空間不大,必控費。經驗決策→數據決策; 監管任務新增壓力:商保、國家談判藥使用、長護機構監管等(specialty drugs議價也漲23.8%,高價藥持續增長對PartD災難性的); 監管能力壓力:醫保審核前置到醫療機構端, “事前提示、事中監督、事后糾正”全流程監管體系; 社會關注壓力:社保理念不斷深入,醫保問題已成為群眾、媒體關注的熱門話題; 違法違規行為壓力:大處方、大檢查、騙保。DRG規范醫療、成本理念、主動控費,賺取額外收益。 藥師在做什么? 從獲得藥到監測用,全程多維度關注用藥過程目錄不是核心,政策和管理是核心!對醫院藥師而言,醫保管理是醫院管理范疇 20170223新RDL出臺; 藥學信息、藥物經濟性評估,分析藥品臨床價值、國際/內價格比、同類藥比,談判準備; 支付方越來越注重藥品要有其臨床價值和經濟價值,尤腫瘤、免疫等高價產品。做醫保守門人? 先從自己的醫院管起,管好醫院目錄。增加了藥品,增加了哪些管控,才能降低費用? 藥師應參與評估方法的制定過程,與醫師合作準備用藥的證據和標準; 獲得用藥的數據,如藥品的類型、處方方式、病人類型等,在評估、分析、作預算時都有用; 依照證據標準審方,就審方發現的問題與醫師溝通; 參與后續的評估過程,如對開方者的教育培訓,通過處方集提供建議,改變供藥/管控方式。 做醫保的守門人?不只是限量、替代 在保障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如何降低費用要找到控費和發展的平衡點 學習 20180226人社部發布DRG付費推薦目錄(130)。明確路徑后,DRG是質量、價格、服務、效率、管理的競爭; 了解內外環境和政策、臨床需求,為院長、行政、臨床主任決策服務,為醫務人員臨床實踐服務?應用管理工具控費。 實踐 確保合理的藥物治療是為臨床服務的關鍵,不是不讓用,而是合理地用?處方集管理,遴選有規則,引進后應評估,替換有標準。范圍管理、行為管理、價格管理、費用管理; MUE從有問題的、高危的、高價的、多用的做起,結合藥價、保險支付標準、臨床用藥規范來做?醫院開源節流;大夫“我會選擇更加經得起臨床考驗的藥品”;藥師講清楚處方的合理/科學性; 遵守醫療行業規則的前提下,藥師用知識和技術服務,顯示對醫院的貢獻度(安全/經濟),并通過提供服務獲得收入。 經濟 英國臨床和經濟評估研究所ICER和NICE等推動HAT和PE在藥品評估的應用; 美國家綜合癌癥網絡NCCN和臨床腫瘤學會ASCO等制定自己的價值評估框架,旨在推動治療決策; PE用于衛生政策制定已討論多年,甚至在醫改文件中提出了明確要求,但至今仍未見有實際意義的實踐; 專家們很積極,一場又一場的研討會; 官員們很期盼,參會學習,表態也非常積極。 ASHP醫院藥學部門的業績考核指標 可借鑒的-監測運營,控制變異比,建立溝通渠道財務管理=動態預算+主動監測 管理/運營指標 財政 倉儲(如短缺、缺貨、成交量) 工作量/生產效率?藥師提供的臨床干預 調劑(如周轉時間、劑量不足、調劑差錯) 質量/成果指標 病人滿意度 對醫療保健的評估系統(Health care assessment system, HCAHPS) 30天再入院率(JHH醫囑重整后再入院率↓12~14%) 國家質量目標(國家病人安全目標NPSG) 用藥安全目標 技術應用(如床旁掃碼) 由員工或病患報告的ADE和ME ISMP的用藥安全自評 2018年5月31日,國家醫療保障局掛牌 ,實現醫保趨勢性改善和整體性優化,引領價值導向 來源: 中國藥房網整理匯編
浙公網安備 3302120200069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