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醫保局長親臨三明:全國醫保改革可復制“福建模式”
日期:2018/6/30
今天(6月19日),福建省人民政府發布消息稱,15日至16日,國家醫保局局長胡靜林一行來閩調研醫療保障工作。胡靜林一行考察了三明市醫管中心、市第一醫院、沙縣高橋鎮衛生院和新橋村衛生所等,并聽取了福建省、三明市醫改工作匯報。 福建省醫改領導小組副組長、省醫保委主任李紅,省政協副主席、三明市委書記杜源生參加了調研座談。胡靜林充分肯定了福建省醫改工作取得的成效,指出福建省委、省政府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高度重視醫改工作,加強頂層設計,著力體制機制改革,大膽創新、勇于突破,為全國醫改提供了借鑒,尤其在醫保體制改革方面提供了可復制推廣的福建模式。 (圖片來源:中國醫療保障局) 胡靜林要求,要認真學習三明經驗,推廣福建醫保改革模式,充分發揮醫保的改革牽頭引擎作用,推動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加快建立統一高效的全民醫療保障制度,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提供健康保障。 事實上,早在今年3月,國家醫療保障局的組建形式、職能定位與福建省醫療保障管理委員會辦公室非常相似,醫保作為支付方將要主導藥品采購。業界隨即流傳著“三明模式獲得國家層面認可,未來即將全國推廣”的坊間猜測言論。 當前,“福建模式”采取醫保基金集中支付的限價采購、控制藥品不合理使用、打擊醫藥領域腐敗行為等綜合措施,強力壓低藥品虛高費用,獲得改革紅利。分析人士指出,“福建模式”最值得借鑒的是形成了三醫聯動改革的組織領導體系,探索了推進綜合改革的內在邏輯、關鍵政策、實施路徑,未來極有可能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推廣。 此番,國家醫保新任局長走馬上任之后,親臨福建實地調研,聽取三明市醫改的工作匯報。業內普遍認為,國家醫保部門將轉為強勢監管地位,醫院、醫生的處方行為都將得到嚴格監管,輔助用藥、“萬能神藥”都將會被監控,逐漸退出醫藥市場。 絞殺“神”藥 報銷比例最高不超過70% 作為我國的醫改體制改革試點之一,福建省三明市早在2016年7月就率先成立了醫療保障管理局,其具體職責包括 三明市人社局有關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市衛計委有關藥品集中采購,市財政局有關擬訂醫保基金、生育基金的預決算,市醫療保障基金管理中心有關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市本級定點零售藥店的資格審查、管理等職責。 對此,業界普遍認為,三明市醫保局的成立改變以往藥品招標采購的傳統模式,從分散走向集中、從省內招標到跨省采購,并將藥品招標采購規則逐步調整。 2017年3月,福建獨創以醫保支付為基礎的藥品聯合限價陽光采購,建立動態和開放的藥品采購平臺,完善藥品采購目錄陽光遴選辦法,統一藥品目錄編碼,將藥品分成治療性、輔助性和營養性三類,試行不同的醫保支付政策。(詳見>>《驚!福建醫保新規下,羅氏一款藥才值5毛4?!》) 和以往醫保報銷按照甲類(100%報銷)和乙類(80%報銷)的規則不同,福建省醫保辦本次按照診療用藥、輔助用藥、常用藥等劃分對藥品的報銷比例進行了區別,有100%、90%、80%、70%、50%等多個比例。 這一藥品招標政策最大的變化是,針對輔助用藥的報銷比例,最高不超過70% 70%報銷:競爭性的普通輔助用藥,非競爭性(包括獨家或者質量層次較高的)一般性治療性用藥,非競爭性的腸內營養劑。 50%報銷:競爭性的萬能輔助用藥、非競爭性的萬能輔助用藥、一般性營養用藥非競爭性品種,還有全國醫保談判目錄產品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吉非替尼片和鹽酸埃克替尼片。 0%報銷:中藥注射劑的報銷原則為非基藥一律不予報銷。 資深行業人士指出,福建醫保支付結算新規極具殺傷力,對輔助用藥、營養用藥、中藥注射劑進行了精準打擊,很多產品的價格被腰斬,很多明星產品的醫保結算價可以用慘烈來形容。 蔓延全國 多地開展醫保支付改革 此番,“福建模式”的核心是完善支付制度,探索支付方式改革,以臨床價值為支付標準,控制醫療保險費用的不合理增長,更好地監督定點醫療機構服務行為。 日前,福建省藥品采購平臺公布2018年5月藥品采購銷售金額排名前20。據數據顯示,在這20個產品中,有12個是跨國藥企的產品。其中輝瑞的降脂藥“立普妥”以及抗感染藥“舒普深”連續兩個月排在前二。排在第三的是阿斯利康的哮喘用藥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 此前,業內曾對“福建模式”是“惟低價中標”的誤讀,但從福建的實際采購量來看,在臨床可及性上占據絕對優勢的原研藥,也是市場的主力。然而,硬幣總有它的另一面,在最近兩個月,作為仿制藥“帥泰”的采購量實現成功反超,其競爭對手、原研藥波立維則下跌至第十一名。 國家醫保局副局長陳金甫曾公開表示,目前醫療消費中,有30%是過度醫療的浪費,未來醫藥行業的發展導向是:總量會繼續高速增長,但藥品質量必須放在第一位。 2018年2月,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關于發布醫療保險按病種付費病種推薦目錄的通知》明確,各地應將按病種付費納入基金總額預算控制范圍內,根據績效考核情況結果按病種支付標準向定點醫療機構結算費用,引導醫療機構主動控制成本,規范醫療行為,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 同時,遼寧、山東、河南、陜西、甘肅多地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深化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細化省內執行按病種付費的病種數、醫療機構范圍和時間期限,都在暗示今年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將在全國深入推開。 基層醫改專家徐毓才曾公開表示,如今新成立的國家醫療保障局,整合了醫保基金管理、發改委的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管理權,一定會有力促進“三醫聯動”。實際上是抓住了醫改的“牛鼻子”,對于推進醫改必將牽一發而動全身。 而“福建模式”的核心,也正是以醫保支付改革為“牛鼻子”,聯動醫藥、醫療改革。在徐毓才看來,國家醫保局正式組建并“三定”后, “福建模式”會更快走向全國。
信息來源:健識局
浙公網安備 3302120200069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