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省一市”聯合招標要來了
日期:2018/6/30
近日,上海發布《2018年上海市衛生計生工作要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完善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集團采購工作,實施藥品流通“兩票制”。配合醫保部門啟動實施“四省一市”藥品聯合采購。探索滬港合作采購高值醫用耗材試點工作。這也是繼安徽發布《2018年綜合醫改重點工作及任務清單的通知》之后,成員省份明確提出啟動“四省一市”聯合采購。 沉默了半年之久的“四省一市”終于再提上日程,“四省一市”均為醫改試點省份,各省市特色相對比較鮮明,從各成員分工上看,充分吸取各自特點進行整合。 “四省一市”要來了 2016年11月13日,國家衛計委、國務院醫改辦在北京召開“四省一市”(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綜合醫改工作交流會。會上,各地代表共同簽署了《滬蘇浙皖閩四省一市建立綜合醫改聯,席會議制度協議》。原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表示,四省一市在多方面互學互鑒,連片推進,其中包括從藥品、耗材連片談判采購入手,推動公立醫院建立新的運行機制。 2017年5月25日 “滬蘇浙皖閩”四省一市綜合醫改聯席會議首次在上海召開,此次會議是去年11月四省一市醫改辦簽署《“滬蘇浙皖閩”四省一市綜合醫改聯席會議制度協議》以來,召開的第一次聯席會議。各成員分工內容如下: 上海:以市三甲醫院為龍頭,與“蘇浙皖閩”四省相關醫療機構組成1-2個醫療聯合體。 福建:選擇若干種用量大、價格高的原研、獨家品種,實行四省一市聯合采購和價格談判,發揮規模優勢,壓縮虛高價格。 浙江:推廣寧波市醫用耗材帶量采購的經驗,選擇1—2類用量大、價格高的醫用耗材,實行四省一市聯合采購,提高采購集中度,壓縮虛高價格。 安徽:發揮中醫藥在深化醫改中的重要作用,從供給側改革切入,擴大中醫藥服務有效供給,加快構建覆蓋全生命周期、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中醫藥健康服務體系。 江蘇:四省一市共享醫療服務價格,藥品耗材采購價格信息,定期進行信息匯總和交換。 2017年11月,業內流傳出一份“四省一市”聯合采購《關于征求“四省一市”藥品聯合采購工作方案及合作意向書意見的函》(以下簡稱《征求意見函》,向其他成員征求意見,于11月20日反饋。明確,2018年3月,確定的藥品進行價格談判。明確了各成員主要任務:建立四省一市藥品聯合采購共享平臺,統一編制四省一市藥品編碼標準庫;共享中標信息、價格信息對藥品進行聯合采購,以四省一市為一個統一采購區域,各省分工合作,按照連片談判方式進行價格談判。聯合談判,統一掛網。 市場體量大,談判結果互認 商務部《2016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數據 最引人注意的莫過于四省一市將對哪些原研藥、獨家品種展開價格談判,談判力度又將如何。從用藥規模上看,上海、浙江、江蘇、安徽是我國重要的藥品流通省市。2016年商務部發布的《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顯示,2016年銷售額居前10位的省市依次為:廣東、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安徽、山東、河南、四川、云南。《征求意見函》中提出,組成談判工作組,以四省一市為一個統一采購區域,通過“任務分解,結果互認”的方式對單一來源(原研、獨家)藥品按照連片談判的方式進行價格談判。 對此,業內出現兩種聲音:一是認為,四省一市藥品、耗材連片談判一旦啟動,國內最大的藥品、耗材采購聯合體將就此誕生,其聯合采購將對藥品價格產生極大的殺傷力。二是認為,四省一市所有藥品都進行打包采購不太現實,畢竟各省(市)都有不同的情況,醫保支付能力和保障水平也有區別,其聯合采購可能會以部分城市聯合試點的形式逐步推進。暫且不評論以上說法,但滬、蘇、浙、皖、閩占全國藥品銷售份額的三分之一,若想入局勢必壓力大困難多,對企業來說降價壓力不容小覷,而另一方面若企業中標將會是三分之一的市場收獲。 從安徽給出的日程安排:10月份完成參與“滬蘇浙皖閩”四省一市藥品耗材聯合采購以及去年《征求意見函》對“四省一市”的推進安排來看,預計聯合采購實施細則的出臺或將不遠。 高值耗材滬港聯采正要探路 關于滬港高值耗材合作采購,看似政府發文不多,實則在《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簡報(第193期)》就已經提到:積極推進滬港合作采購高值醫用耗材試點。2017年4月18日,上海市衛計委發布《2017年上海市藥政管理工作要點》,在國家衛計委指導下,探索與香港醫藥健康基金會建立合作關系,發揮香港高值醫用耗材采購價格優勢,堅持集中采購方向,保障試點品種耗材質量和供應,降低試點品種耗材價格,形成有關聯動機制。此處說明要通過香港價格優勢使上海與其價格一致,從而降低價格,不禁猜測,港滬聯采如果順利推行,勢必會將價格高、專利保護的進口高值耗材價格降不少。今年6月11日《通知》發布,明確探索滬港合作采購高值醫用耗材試點工作,預計滬港高值耗材聯采探索之路也將啟程。 來自:易聯器械網
浙公網安備 3302120200069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