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億拿下河北“龍頭”藥批!中國醫藥重分藥品流通天下?
日期:2018/6/30
醫藥流通市場的格局正悄然發生著變化。
昨天(6月13日)晚間,中國醫藥健康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醫藥”)發布公告,公司擬以貨幣形式出資7.497億元購買河北金侖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侖醫藥”)70%股權。
根據雙方協議約定,整個交易對價分為3億元、4.5億元兩期支付,本次收購最快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完成。
同時,此次收購設置了三年期的對賭條款:2018年6月(含本月)—2018年12月、2019年、2020年、2021年1月—2021年5月期間對應實現的扣非凈利分別不低于4667萬元、9000萬元、1億元、4167萬元。
中國醫藥表示,此次收購符合公司戰略發展規劃,能夠實現公司進入河北省醫藥商業市場,著力打造中國商業品牌,提高銷售規模、盈利水平,并增加市場競爭力及行業影響力。
隨著兩票制政策的全面實施,醫藥商業流通格局正在重構。2018年,這些醫藥流通領域的大佬們開始磨刀霍霍,在全國范圍內展開并購。
顯然,各家醫藥流通巨頭正趁著行業洗牌之際,向全國進發。
作為河北省內第三大醫藥物流配送企業,金侖醫藥成立于2010年8月,面向河北省內各級醫療機構和國內外醫藥生產企業、流通企業提供醫藥物流配送和渠道增值服務。
除省內調撥業務之外,金侖醫藥還具備專業推廣能力、全國總經銷網絡及第三方物流資質。醫療機構藥品配送網絡基本覆蓋河北省三甲醫院和部分優質二甲醫院,全國總經銷品種銷售網絡覆蓋全國31個省市。2016年度在全國醫藥商業排名第61位。
結合評估機構的評估值并經交易雙方協商,金侖醫藥整體股權作價為10.71億元,中國醫藥以7.50億元現金購買王一兵及王子琛合計持有的金侖醫藥70%股權。
以金侖醫藥2016年實現凈利潤7198.14萬元計算,本次收購金侖醫藥的市盈率大約為14.88倍。分析人士指出,相比于之前上海醫藥、國藥控股和建峰化工收購的價格更為便宜,似乎是一次劃算的交易。
不過,金侖醫藥同時也向中國醫藥作出了業績承諾。到2021年5月,金侖醫藥總共要向中國醫藥提供不少于2.78億凈利潤,同時,中國醫藥要向金侖醫藥提供流動資金支持。
若交易雙方約定的業績承諾期滿且對賭方完成業績承諾,中國醫藥有權優先通過定向增發方式向此次交易對手購買30%股權。若上述定向增發在所約定的業績承諾期滿后兩年內沒有通過證監會批準,則中國醫藥將收購方式變更為現金收購,并在約定的業績承諾期滿兩年后的三個月內完成。30%股權作價為5.1億元。
中國醫藥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將通過發揮合作各方優勢,充分發揮金侖醫藥在配送能力、增值服務能力、“配送加推廣相結合”的經營模式、終端網絡覆蓋、盈利能力及倉儲物流等方面的優勢,形成協同效應,可快速實現中國醫藥在河北省的戰略布局和網絡覆蓋,有助于實現中國醫藥“點強網通”的醫藥商業戰略,以及深度營銷能力的提升。
洗牌在即
未來將形成4+X的全新格局
事實上,“兩票制”政策的全面推行,將加強流通行業的集中度,可以預見,將來很可能出現寡頭的時代。而中小藥商將慢慢凋零枯萎,逐漸被市場所淘汰。
對此,業界普遍認為,盡管藥品流通寡頭的形成已是必然趨勢,但,盤踞在各地的區域龍頭也頗具實力,未來將形成4家全國寡頭+X個區域龍頭的全新格局。
就在醫藥流通市場洗牌之際,上海醫藥、華潤、國藥控股、九州通正積極布局。2018年2月,上海醫藥發布公告稱,以現金出資約5.57億美元完成收購康德樂中國100%股權,也實現了并購行業老八的戰略目標,握有能夠與華潤醫藥爭奪醫藥流通領域老二之位的重要籌碼。
上海醫藥正從地方龍頭向全國市場進發,近兩年全國化戰略布局進一步推進,尤其在云南和黑龍江實現突破,覆蓋省份從18個擴大到20個。在全國覆蓋的醫療機構為25139家,其中三級醫院1332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586家。
2017年,華潤醫藥完成在江西、海南、青海、新疆四個空白省份的分銷業務布局,并通過加強省級平臺建設、加快網絡下沉、滲透基層市場,進一步強化區域領先優勢。
截至報告期末,華潤醫藥分銷網絡已覆蓋至全國27個省、直轄市及自治區,客戶中包括二、三級醫院5475家,基層醫療機構37941家,以及零售藥房30270家。
而國藥集團目前是醫藥流通市場絕對的“老大”,擁有全國性綜合醫藥供應鏈服務提供商,提供藥品、器械、診斷試劑等分銷及配送。
截至2017年末,國藥控股下屬分銷網絡已覆蓋中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直接客戶數已達15032家(僅指分級醫院,包括最大型最高級別的三級醫院2301家),小規模終端客戶(含基層醫療機構等)12.8萬家,零售藥店8.7萬家。報告期內,國藥控股醫藥分銷業務實現收入2643.52億元。
《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指出,當下醫藥物流行業還面臨藥品和健康服務市場需求不斷增長、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持續推進、藥品流通轉型升級需求更加迫切等現狀。
目標是到2020年,培育形成一批網絡覆蓋全國、集約化和信息化程度較高的大型藥品流通企業。藥品批發百強企業年銷售額占藥品批發市場總額90%以上。
另據商務部市場秩序司《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2016)》數據,截至2016年11月底,全國共有藥品批發企業12975家。如果未來百強流通企業拿下90%市場,意味著剩下的接近1.3萬家藥批企業市場空間寥寥,等待它們的只有淘汰或被整合。
換句話說,醫藥流通行業即將迎來洗牌。
在“醫改”持續深入情況下,醫藥流通行業需應對“兩票制”、“零加成”、“集采招標”等壓力,經營結構和管理模式均面臨挑戰。
編輯:Shirley
信息來源:健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