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收康德樂,再并天普,上藥要干什么?
日期:2018/6/13
5月21日,上海醫藥宣布,其境外全資子公司上海醫藥(香港)投資有限公司與武田瑞士在香港簽署了購股協議。雙方談判協商最終確定天普的100%股權價值為5.45 億美元(約合約34.75億元)。
其中,上藥出資1.44 億美元(約合9.15 億元)收購武田瑞士全資子公司Takeda Chromo Beteiligungs AG 100%股權從而間接持有天普26.34%的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后,上藥持有天普的股權比例將由40.80%增至約67.14%,實現絕對控股。
對于上藥來說,此次收購將天普旗下包括兩大核心產品天普洛安和凱力康在內的共4款在售產品收入囊中,并填補了公司在天然尿蛋白藥物和危重癥細分治療領域的產品空白。
聚焦并培育大品種是上藥工業板塊近幾年來的主要產品思路,“一品一策”是理念,更是產品市場放量的方式。
通過實施領域聚焦和重點產品聚焦戰略,上藥60個重點品種實現銷售收入79.79 億元,同比增長14.42%,其中有37個品種高于或等于同類品種的增長(來自IQVIA 的市場數據),全年銷售收入過億產品達28個,同比增加2個。重點品種銷售收入同口徑占工業收入比重為56.92%,同比上升0.75%,重點品種毛利率71.28%,同比增加了2.65%。
實際上,近兩年來,上藥外延擴張明顯加速,通過外延試驗跨越式發展,一方面為公司工業端尋找新的優質產品、
更優秀的生產工藝,一方面引領醫藥分銷行業整合升級、完善全國網絡布局。
2017年,上藥以基本收購價格12億美元、最終收購價格5.57億美元,完成對康德樂中國業務實體的完全收購。通過收購,上藥在上海、北京、浙江等核心市場的網絡深度進一步強化,并快速彌補天津、重慶、貴州三地的空白區域。更為重要的是,上藥在醫藥分銷領域的業務規模將超過華潤成為國內藥品流通領域排名第二的醫藥商業公司。
上海醫藥副總裁劉大偉在第二屆H50年會上表示,公司屬性不同決定了投資策略不同,對于產業集團來說投資是一個手段,即投資必須服務公司戰略方向,包括未來的聚焦點等。在整個投資過程中,作為產業投資者,可能會關注財務價值,但更多的會關注產業價值,戰略價值。
海外并購同樣也是上藥的重要策略之一。2016年8月3日,上藥連同四家投資機構成功私有化澳大利亞上市公司Vitaco,后者是一家開發、生產和銷售一系列營養、健康及保健類品牌產品的營養品公司,主要市場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這次跨國收購也標志著上藥布局大健康產業的決心,拓展國際化視野,從全球資源配置的角度擴展工業實力。
劉大偉認為,國有企業往海外走是必要是,這個絕對不是沖動趕時髦,而是中國醫藥工業的國際化程度太低,在整個醫藥創新價值鏈中處于產業低端。只有走出國門,充分參與國際競爭,組織國際資源,才有可能很好的保護本土市場。而上藥做的并購一定是服務于國際化戰略。
6月29日,在2018浦江醫藥健康產融創新發展峰會上,上實集團總裁、上海醫藥集團董事長周軍、上海醫藥集團執行董事、總裁左敏以及上海醫藥集團副總裁劉彥君將詳解上藥戰略布局以及如何使創新成果落地等熱點問題。
信息來源:E藥經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