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專業容易當院長?排名前100家的中國醫院院長 “身世”大起底
日期:2018/6/8
國內頂級醫院的科研管理者集中傳經布道!看看“別人家”的科研管理密碼。 近日,健康界參加了一場醫院精細化管理的會議,發現與會的好幾位院長都出身肝膽外科。便把這個發現,與擔任主持的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分享:你們肝膽外科醫生更容易當院長嗎?他聽后笑了,然后列舉了一堆肝膽外科出身的醫院院長和院士…… 這件事徹底激發了筆者的求知欲,于是對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 (2016年度)綜合榜排名前100名醫院的院長做了統計和分析,看看他們來自哪里,從事什么專業,多大歲數……以下是統計數據。 注:另有21所院校各出了1位院長 學校:同濟系領跑 華西系等跟跑 一年一度萬人矚目的高考就要來了,哪家醫學院的畢業生當院長的最多(此處統計為第一學歷畢業院校)?有志于從事醫院管理的同學該去哪里拜師學藝? 在能查到本科畢業學校的79位院長中,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有5位,人數最多。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部緊隨其后,各出了4位。 注:另有5個專科各出了1位院長 專業:肝膽外科醫生具有管理潛質? 回到本文開頭部分,小編統計了能查到的89位院長的專業,數據確實能支持董家鴻的說法。統計顯示,有7位院長是從事肝膽外科,與泌尿外科并列第一。 董家鴻介紹,肝膽疾病比較復雜,手術難度較大,需要精湛的技藝,肝膽外科專家基本都是醫院的臨床頂尖高手,無形中樹立了他們的學術權威,這是當好院長的基礎。他補充道:“做肝膽科醫生,需要有豐富的知識,需要有挑戰難題的精神,需要有迅速做出臨床決策的決斷,這些可能也是做醫院院長所需要的素質。” 此外,口腔醫學、兒科學出身的院長較多,他們大多是專科醫院的院長。 學歷:超八成擁有博士學位 醫療行業是高知聚集地,想把醫術登峰造極,免不了5+3年的潛心學習。醫院院長的學歷普遍較高。健康界查到了百強醫院院長中79位的學歷,其中60位擁有博士學位,19位擁有碩士學位,沒有本科及以下學歷。 籍貫:華東扎堆 江蘇居首 健康界僅查到37位院長的籍貫,但仍然發現了一個規律——華東人“扎堆”。院長數量排名前五的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無一不是華東地區。其中江蘇人最多,達5位。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院長賈偉平、江蘇省人民醫院院長唐金海、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院長韓光曙、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王興鵬,均是江蘇人。 年齡:54歲最多 70后上位 在健康界能查到年齡的62位院長中,大多生于1957-1965年,其中生于1964年即54歲的院長最多,達11位。其次是生于1963年和1961年的,分別為9位和7位。 這不難理解,百強醫院普遍規模較大,且承擔著引領行業、發展醫院、踐行公益等多重使命,如果不是有資歷、有積淀的實力派大叔,估計很難“玩得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主流的50后、60后,70后開始走到臺前,擔當起醫院的掌舵人。2018年5月履新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院長的雷光華,出生于1970年12月,是一個標準的70后。 性別:女性僅占6% 半邊天需雄起 就目前而言,在醫院管理領域,男性占絕對優勢。百強醫院中的女性一把手屈指可數,尚不足10位。當然也有喬杰這樣杰出的“醫界木蘭”,不僅掌舵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而且還在2017年底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百強醫院院長畫像 分析至此,中國百強醫院院長的輪廓已經基本清晰:男性,華東人,54歲,名校醫學院畢業,肝膽或泌尿等外科專業,擁有博士學位。 立志從事醫院管理的少年,趕快對照下自己還有哪些差距,抓緊時間奮斗吧。 信息來源:健康界
國內頂級醫院的科研管理者集中傳經布道!看看“別人家”的科研管理密碼。
近日,健康界參加了一場醫院精細化管理的會議,發現與會的好幾位院長都出身肝膽外科。便把這個發現,與擔任主持的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分享:你們肝膽外科醫生更容易當院長嗎?他聽后笑了,然后列舉了一堆肝膽外科出身的醫院院長和院士……
這件事徹底激發了筆者的求知欲,于是對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 (2016年度)綜合榜排名前100名醫院的院長做了統計和分析,看看他們來自哪里,從事什么專業,多大歲數……以下是統計數據。
注:另有21所院校各出了1位院長
學校:同濟系領跑 華西系等跟跑
一年一度萬人矚目的高考就要來了,哪家醫學院的畢業生當院長的最多(此處統計為第一學歷畢業院校)?有志于從事醫院管理的同學該去哪里拜師學藝?
在能查到本科畢業學校的79位院長中,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有5位,人數最多。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部緊隨其后,各出了4位。
注:另有5個專科各出了1位院長
專業:肝膽外科醫生具有管理潛質?
回到本文開頭部分,小編統計了能查到的89位院長的專業,數據確實能支持董家鴻的說法。統計顯示,有7位院長是從事肝膽外科,與泌尿外科并列第一。
董家鴻介紹,肝膽疾病比較復雜,手術難度較大,需要精湛的技藝,肝膽外科專家基本都是醫院的臨床頂尖高手,無形中樹立了他們的學術權威,這是當好院長的基礎。他補充道:“做肝膽科醫生,需要有豐富的知識,需要有挑戰難題的精神,需要有迅速做出臨床決策的決斷,這些可能也是做醫院院長所需要的素質。”
此外,口腔醫學、兒科學出身的院長較多,他們大多是專科醫院的院長。
學歷:超八成擁有博士學位
醫療行業是高知聚集地,想把醫術登峰造極,免不了5+3年的潛心學習。醫院院長的學歷普遍較高。健康界查到了百強醫院院長中79位的學歷,其中60位擁有博士學位,19位擁有碩士學位,沒有本科及以下學歷。
籍貫:華東扎堆 江蘇居首
健康界僅查到37位院長的籍貫,但仍然發現了一個規律——華東人“扎堆”。院長數量排名前五的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無一不是華東地區。其中江蘇人最多,達5位。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院長賈偉平、江蘇省人民醫院院長唐金海、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院長韓光曙、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王興鵬,均是江蘇人。
年齡:54歲最多 70后上位
在健康界能查到年齡的62位院長中,大多生于1957-1965年,其中生于1964年即54歲的院長最多,達11位。其次是生于1963年和1961年的,分別為9位和7位。
這不難理解,百強醫院普遍規模較大,且承擔著引領行業、發展醫院、踐行公益等多重使命,如果不是有資歷、有積淀的實力派大叔,估計很難“玩得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主流的50后、60后,70后開始走到臺前,擔當起醫院的掌舵人。2018年5月履新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院長的雷光華,出生于1970年12月,是一個標準的70后。
性別:女性僅占6% 半邊天需雄起
就目前而言,在醫院管理領域,男性占絕對優勢。百強醫院中的女性一把手屈指可數,尚不足10位。當然也有喬杰這樣杰出的“醫界木蘭”,不僅掌舵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而且還在2017年底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百強醫院院長畫像
分析至此,中國百強醫院院長的輪廓已經基本清晰:男性,華東人,54歲,名校醫學院畢業,肝膽或泌尿等外科專業,擁有博士學位。
立志從事醫院管理的少年,趕快對照下自己還有哪些差距,抓緊時間奮斗吧。
信息來源:健康界
浙公網安備 3302120200069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