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醫院銷售20強藥企排名(CPA數據)
日期:2018/4/29
中國藥學會科技開發中心昨日公布了2017樣本醫院藥品采購數據。
醫院采購額前20名的藥企,共計11家本土企業、9家外資企業。TOP 20 藥企占據醫院藥品市場近35%的市場份額,6.4%的增長率高于2017年全國醫院用藥平均值。
2017年醫院藥品采購額
排名前20名制藥企業
排名
|
制藥企業
|
份額
|
增長率
|
1
|
輝瑞制藥
|
3.50%
|
9.30%
|
2
|
阿斯利康
|
2.70%
|
10.70%
|
3
|
揚子江藥業
|
2.40%
|
11.80%
|
4
|
恒瑞醫藥
|
2.30%
|
13.00%
|
5
|
齊魯制藥
|
2.30%
|
0.70%
|
6
|
賽諾菲
|
2.30%
|
10.10%
|
7
|
諾華
|
2.00%
|
4.70%
|
8
|
拜耳
|
1.90%
|
8.80%
|
9
|
羅氏
|
1.90%
|
12.80%
|
10
|
正大天晴
|
1.60%
|
5.60%
|
11
|
復星醫藥
|
1.50%
|
-2.20%
|
12
|
費森尤斯卡比
|
1.40%
|
8.70%
|
13
|
四環制藥
|
1.30%
|
-14.30%
|
14
|
石藥集團
|
1.20%
|
6.60%
|
15
|
上海醫藥
|
1.20%
|
3.10%
|
16
|
默沙東
|
1.20%
|
5.30%
|
17
|
科倫藥業
|
1.00%
|
-3.90%
|
18
|
百特
|
1.00%
|
4.20%
|
19
|
豪森醫藥
|
0.90%
|
13.90%
|
20
|
北京泰德
|
0.90%
|
8.40%
|
|
TOP 20
|
34.50%
|
6.40%
|
本排行榜是依據全國醫藥經濟信息網樣本醫院2015年至2017年醫院購藥信息,選取連續樣本進行統計分析,其中三級醫院占69.0%,二級及以下醫院占31.0%。
從地域上看,跨國企業在東部和西部地區大部分重點治療領域采購額排名第一,本土企業在東北、中部市場占據較多領先位置。部分本土企業在其當地醫院市場表現不俗。
2017年全國醫院用藥增長率為3.3%,雖然相對于2016年的9.0%增長率有所放緩,但仍然保持了3%以上的增長勢頭。三級醫院做為醫院終端的主要市場,其增長與全國醫院用藥趨勢保持一致,2017年的增長率為3.6%。
按照藥品分類統計,依然是抗腫瘤和免疫調節劑、全身用抗感染藥物、消化系統及代謝藥采購額居前。近年來,神經系統藥物的醫院采購額一直穩中有升,2017年位居第四。
從重點治療領域看,抗腫瘤和免疫調節劑大類以跨國企業產品居多,本土企業產品在神經系統藥物大類中占據絕對優勢。各治療領域中,十強藥企集中度差異明顯。
統計各個治療領域中各企業生產的該治療領域下藥品市場份額之和,企業集中度最高的治療領域為全身用激素類制劑(不含性激素)藥,有約75%的該類藥品市場份額集中在銷售金額份額排名前10的十強企業中,其次為呼吸系統藥物和肌肉-骨骼系統藥物。這三類治療領域的銷售份額均較小,而銷售份額最大的抗腫瘤和免疫調節劑領域的企業集中度相對較低,為47%。
信息來源:藥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