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入局!藥品工業、商業“混戰”4000億處方外流市場
日期:2018/4/14
“處方外流”,注定成為今年醫藥行業的“網紅”。
今天,2018中國“互聯網+”數字經濟峰會上,“處方流轉”成為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闡述智慧醫療時,著重提到的版塊。
“我們與廣西柳州嘗試在微信掛號、診費移動支付等功能完善的基礎上,實現了全國首例'院外處方流轉'服務,院內開處方,院外購藥,甚至送藥上門。”馬化騰說,因為處方流轉涉及衛計委、醫院、藥房、藥廠等多個環節,騰訊(作為第三方平臺)運用了區塊鏈技術,實現處方不被篡改,目前,正在考慮區塊鏈技術在處方流轉領域的推廣應用。
這個消息,對于多年來一直對“處方外流”翹首以盼的藥品商業(包括批發企業和零售藥店),既是利好,也是挑戰。
回顧“處方外流”市場,歷經多年坎坷醞釀,終于隨著城市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醫藥分開綜合改革的全面推開,迎來契機。
分析人士指出,就在眼前,國家醫保局“橫空出世”后,醫保控費對于公立醫院的“壓迫”和調控亦將常態化,“處方外流”勢不可擋。
本周,由搜藥承辦的“西湖論壇“上,步長制藥的總裁趙超預計,到2020年,中國處方外流市場規模,將達到4000億(人民幣)。
然而,即便憧憬成真,眼下,剛剛萌芽起勢的“處方外流”市場,已有大批藥品工業、商業企業、第三方平臺,甚至是醫院集團入局,“戰國”格局下,大浪淘沙誰能贏?又將如何重組藥品流通領域的利益格局?
信息來源:健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