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召開南方片區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座談會
日期:2018/4/14
為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在杭州主辦的醫藥企業南方片區系列活動座談會,于4月12日如期召開。來自上海、江蘇、安徽、重慶、福建、廣東和浙江等省市地區四十余名參會代表,聚集一堂,暢談改革開放四十年的點點滴滴。
會議伊始,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于明德老會長作了“繼續改革開放是唯一選擇”的主旨演講,他通過重溫十一屆三中全會背景,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了什么?“糾正、批判、評價、停止、轉移”這五個詞十個字高度概括了當時黨和國家將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四十年來,一系列的數據證明國家富強:1979-2011年32年間全國GDP增長了94倍,外匯儲備3.18萬億美元增長了3787倍,經濟基礎和支付能力大大增強。改革開放,人民富裕(1978年到2007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343元增加到13786元,實際增長6.5倍;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34元增加到4140元,實際增長6.3倍;到2017農村貧困人口從2.5億減少到3046萬)。改革開放,科技跨越,雜交水稻、載人航天飛船、高鐵技術……醫藥行業得到高速發展,32年間醫藥產值增長了268倍;持續穩定快速健康增長,得益于國家改革開放、得益于市場經濟制度、得益于醫改。改革開放以來是新中國最輝煌的40年,是人民群眾最幸福的40年,用十六個字詮釋就是“經濟騰飛、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世界贊譽”。
于明德老會長作“繼續改革開放是唯一選擇”的主旨演講
作為中國醫藥界的老前輩,德高望重的浙江省醫藥行業協會創始人趙博文老會長,通過他從事醫藥工作六十年的經歷,見證了改革開放,參與了改革開放,更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他發言道: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浙江醫藥產業的發展注入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取得令人矚目的發展,全省醫藥工業總產值從1978年的1.83億發展到2017年的1428.7億,增長779倍,年均增長18.12%。全省醫藥商業總銷售從1978年的3.6億發展到2017年的1451億,增長402倍,年均增長16.18%。浙江醫藥產業能取得持續、高速發展,得益于改革開放,得益于產業體制、機制的創新,得益于觀念的轉變和理念的超越。老會長感嘆道: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陽的光輝,從浙江省醫藥產業改革四十年取得的成果,進一步展示了我國醫藥產業改革的發展藍圖和愿景,他相信只要堅持改革開放,堅持體制和機制的創新,堅持產業、產品和經營模式的創新,浙江醫藥乃至全國醫藥一定按黨的十九大的要求站在新的起點上走向新的征程!開創更為美好的明天。
趙博文老會長回顧改革開放給浙江醫藥帶來的巨大紅利
浙江省醫藥行業協會前任會長郭泰鴻顧問在會上也深有感觸。他說,改革開放四十年從醫藥行業來講有三大變化;第一,行業的自身發展,包括藥品生產、流通的產品、品種、數量、規模和科技水平大幅度地發展和提升。第二、和國際接軌,包括產品的引進和出口,國際資本的介入,國際先進設備的引進,我們行業是最大的得益者。第三,我們的成果,這四十年來藥品在醫療上、在人民健康延年益壽上是功不可沒的,尤其是近幾年醫藥往大健康方向的發展。隨后郭會長還通過這四十年前后各二十年國家藥品監管體制的改革變化,對行業質量提高、素質提高出臺的一系列措施,都是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成就。
郭泰鴻前會長講述改革開放給浙江醫藥帶來的巨大變化
我省民生藥業、英特集團、萬邦德制藥、中美華東、浙江醫藥、新和成、青春寶集團等重點企業領導出席會議,并就四十年改革開放的企業發展歷程進行了回顧,介紹了企業走向新時代的戰略部署。
我省醫藥界代表紛紛暢談改革開放給醫藥企業帶來的巨大活力
座談會上,還有江蘇、上海、廣東、重慶、福建等地的企業和行業協會代表發言介紹改革開放這四十年的心路歷程,各自用親身經歷過的故事與大家分享了改革開放這不平凡的四十年。大家共同的心聲是通過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從國有企業轉制到民營企業,從內資企業到中外合資,從小規模生產到企業改制上市的實踐經驗,進入新時代,醫藥行業唯一的選擇就是堅定不移地繼續改革開放,堅定不移走國際化之路,重點在制劑;堅定不移走創新驅動之路,重點在生物。
與會代表合影
(浙江省醫藥行業協會)
信息來源:浙江省醫藥行業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