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票制全面鋪開大限將至!康哲、泰凌等增長迅速,CSO這塊蛋糕好吃?
日期:2017/9/2
從康哲藥業、泰凌醫藥、億騰醫藥等代表性CSO公司的業績來看,在兩票制等大政策影響下CSO行業整體處于利好趨勢。
近日,康哲藥業公布了其2017年上半年業績,與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長23.4%至26.86億元。除了康哲,國內CSO代表企業泰凌醫藥、億騰醫藥等也在近半年或一年時間內的業績也均有不小幅度的提升。
康哲主打處方藥銷售推廣,主要產品波依定、新活素、黛力新、優思弗等均在上半年表現不俗。其中,康哲于2016年初斥資3.1億元從從阿斯利康獲得經銷許可的高血壓藥波依定,在上半年實現收入6.43億元,同期增長134.2%,在康哲銷售產品中漲幅水平處于前列,新活素還通過談判進入國家醫保目錄,未來的市場份額還將進一步擴大。此外,另一款從阿斯利康獲得的預防心絞痛產品依姆多更是增長了621.8%,達到康哲銷售產品中的最高增長。主打產品之一的治療急性心力衰竭的新活素增長達18.3%,為康哲帶來3.04億元的業績收入。
而同為在香港上市的泰凌醫藥也在近期發布了其2017年上半年財報,數據顯示其上半年營收增了44.9%,而凈利潤增長與同期相比則接近50%。對于增長原因,其半年報表示:增長動力一方面來自2017年初獲批上市的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和乳腺癌的1.1類新藥喜滴克,已在4月份銷售,進入了30多家三甲醫藥,進入江蘇、廣東地方醫保增補目錄的工作同時也在進行中。另一個增長動力來自2016年以1.45億美元收購的諾華骨科藥密蓋息。公開資料顯示,泰凌在第三方推廣市場占據8.7%的份額,2017年上半年泰凌的第三方藥品銷售及推廣收入達到2.48億元。
億騰醫藥也是主打與跨國藥企合作,在疫苗推廣、藥品分銷領域具備優勢。據悉,億騰在2015年已擁有超過 700 人的專業營銷團隊。除了CSO業務,億騰還在藥品研發方面加速進程,曾與諾華、葛蘭素史克、第一三共等外企有合作,以獨家經銷、獲得授權等方式引進創新藥物,產品線覆蓋臨床營養、抗腫瘤治療、抗感染治療和呼吸系統疾病領域。2017年1月1日起,億騰還獲得禮來抗生素希刻勞和穩可信兩款產品在中國內地的推廣分銷權,這兩款產品分別于1993年、1996年進入中國市場,已具備相當的認可度和市場基礎。
成立于1996年的中國先鋒醫藥提供進口藥品及醫療器械產品的綜合性營銷、推廣和渠道服務,2016年銷售額達17.9億,增長27%。中國先鋒醫藥的合作方包括美國Alcon、意大利Alfawassermann、德國Aenova、芬蘭Orion、瑞士Polichem、西班牙Covex S.A.等,而除了合作方全球覆蓋范圍廣,其藥品和醫療器械產品線種類也相當豐富,其中,藥品涵蓋眼科、抗炎鎮痛、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免疫調節及婦科等治療領域。
從這些代表性CSO公司的業績可以直觀感受到,整體上CSO行業處于利好趨勢。除了康哲、泰凌、億騰、諾凡麥、紅惠等知名CSO公司,百潤醫藥、康聯醫藥、斯邁康、眾佳、捷斯瑞、維健醫藥、青松華藥等初具規模的CSO公司也有望乘著紅利大趨勢得到進一步發展。
CSO的機會來了!
不難看出,在兩票制引發的行業環境大變動下,CSO行業的發展迎來了一次大機遇,相關公司業績向好也充分印證了這一點。CSO的概念早在十幾年前就出現,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甚至更早,而最近一年變得異常火熱,這就不得不提到可能引發行業環境劇變的兩票制。
2016年4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透露要在全國推行兩票制,釋放了整頓和規范醫藥行業流通環節的信號。2017年1月19日,國務院正式公布了《關于在公立醫療機構采購藥品采購中推行“兩票制”的實施意見(試行)》文件,要求醫改試點省和城市在2017年落地兩票制,2018年全國推廣。
大多數中小型藥企缺乏建立大規模的專業營銷團隊的能力和資金,不得不選擇第三方進行銷售的商業模式。藥品經由代理商發貨到醫院、藥房等終端,終端與代理商結算,代理商最后再與藥廠結算。這一“多票制”模式下代理商環節眾多,流通環節加價嚴重。在財務方面,營業稅、增值稅分別由商業公司和生產企業繳納,由代理商找專門過票的商業公司以底價開具發票可降低開票成本,這也造成了流通環節的亂象叢生。
兩票制對傳統的底價代理模式帶來巨大沖擊,兩票制疊加營改增對醫藥企業的財稅處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過去醫藥工業依靠的過票公司將受到重創。
在這種情況下,CSO被視為應對兩票制的首選途徑,一大批經銷商、代理商轉戰CSO,根據行業估計,在兩票制政策出來之后,數以萬計的CSO公司突然出現。從大方向來看,近年來國內CSO市場也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數據顯示2015年國內CSO市場規模約為 34.77 億美元(合人民幣231.64億元)年復合增長可達40.35%。
專業的CSO公司借此契機市場空間得到拓展,并且現在從業績結果來看也都取得了不錯的增長,一些在流通環節依靠醫藥銷售獲取利潤的代理商及自然人為了生存也在紛紛考慮向CSO轉型,從原來的藥品代理轉為單一的推廣服務,獲得服務傭金。這使得CSO公司數量猛增的現象出現。
注重合規發展
雖然CSO市場這塊大蛋糕十分誘人,但國內CSO模式發展并不十分完善,本身也可能存在一些風險,另外對CSO轉型者來說CSO的專業性和高門檻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在CSO轉型的過程中存在很多為了投機、獲取發票而轉型的情況。并且,轉型人員由于缺乏專業性,在經營范圍、服務開票等方面難以通過相關部門核查,造成虛開。
業內人士指出,CSO健康發展的重要問題就在于合規性,合規體系的缺失將可能導致增值稅發票虛開、商業賄賂等問題,甚至會影響到上游工業企業。而這些問題也將影響相關企業登陸資本市場,部分醫藥企業存在商業賄賂、銷售費用畸高、虛開發票或過票洗錢的現象,這也是監管部門重點審查的內容。證監會就曾向申請IPO的哈爾濱三聯藥業、重慶圣華曦、武漢海特生物等公司就營銷費用提出了詢問。
2017年4月,山西發布地方兩票制實施細則,其中明確指出“藥品生產企業或可視為生產企業的經營企業,不得委托科技公司、咨詢公司等非藥品經營企業在我省推廣銷售藥品,不得向這類企業支付費用變相’洗錢’和增加藥品銷售環節。”顯然,這一政策直指CSO模式可能存在的問題,意圖從源頭解決這一環節的風險,而這也使大熱的CSO行業以及轉型者受挫的同時更理性思考未來的發展。
專業人士建議,相關公司發展CSO業務一定要保證業務真實性,保留營銷等相關業務真實發生的證據,僅為了“找票”是無法長久生存和發展。另外,生產廠家在解決自身財務問題的同時也要兼顧上游供應商及下游代理商的財務合規問題。
信息來源:E藥經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