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兩票制更致命:藥品出廠價格信息追溯機制
日期:2017/8/3
易聯招采網(elianzc)
今年大家的注意力一直在“兩票制”上面,但其實早在去年年初,在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還提出要建立藥品出廠價格信息可追溯機制,這意味著廠家面臨的價格監測比以往更加嚴格,這比所謂兩票制要厲害多了。兩票制不外乎考驗廠家的財稅能力,而出廠價追溯機制,則是在掀藥企的價格底牌。在價格追溯機制面前,廠家為了“合規”和減少價格風險,反倒大多是很主動去迎合兩票制。
藥品出廠價是藥品政府管控藥價的重要基礎,價格是價值的市場體現,探索健全藥品成本價格監測方式,建立科學的藥品價格形成機制,一直是國家的重中之重。
一、背景介紹
在我國藥品市場上,由于沒有公開的確鑿數據,哪怕一些行業內的專家也難理清藥價究竟有多少水分,這更成為百姓、行業外人士不甚了解的灰色地帶。
前兩年,一位“草根”藥改行家的舉動撕開了藥價的“神秘面紗”,70多萬種藥品零售價、出廠價的比對清單被其在網站上公布,部分藥品的價差高得令人咋舌,引大眾嘩然。
雖然目前沒有看到任何官方公布的數據,但據業內人士估測,藥品零售價比出廠價高出5到6倍是普遍現象,在10倍以上也是司空見慣。
二、藥品出廠價公開的影響
對整個行業來說:小、散、亂、弱的醫藥產業,同質化競爭激烈,為了讓產品打入市場,各種競爭手段紛紛登臺,回扣、潛規則愈演愈烈,流通成本不降反升,導致藥價虛高。治理藥價虛高,根本有效的辦法,就是讓藥品出廠價見光,充分曬到太陽,讓一切潛規則無所藏身。藥品出廠價的公開透明,會倒逼醫療體制、醫藥產業改革,最終掀倒虛高藥價。
但是對于企業來講,出廠價公開企業是比較抵制的,這就相當于掀藥價的老底。因為藥品流通需要費用和成本,并不是從藥企的倉庫直接就能送到患者手中。很顯然,如果出廠價公開了,藥價被大幅壓低,可能會導致部分藥品太廉價了沒錢賺,沒人愿意代理愿意配送,最后企業也不愿意生產。
三、出廠價收集困難
這些年,國家陸續做了一些措施來進行藥品價格出廠價的調查,但效果甚微,出廠價收集工作困難重重,相當坎坷。
1、企業不愿申報
2003年國家發改委設立之后,于2005年10月成立了藥品價格評審中心。藥價評審中心共進行過多次大規模的藥品價格相關調查:
2006年4月,發改委發文,要求核對和補充部分藥品購銷價格數據,拉開價格收集大幕。
2007年5月,發改委要求全面調查藥品成本,批發企業購銷價格,中標價格和零售價格。
2010年發改委藥價評審中心再次組織大規模藥品成本調查。
2012年國家發改委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強藥品出廠價價格調查和監測工作的通知》規定,自2012年9月1日起,制藥企業上報出廠價格。但是2013年1月,國家發改委催促制藥企業上報出廠價格,原本截至申報日期為2012年12月31日,由于大量企業未能及時申報,因此發改委特地將申報期延長一個月。但是最后還是有很多企業沒有進行申報。
2、出廠價核實不易
雖然發改委做了這么多次統計,但是核實數據很困難。企業生產環節工藝、流程都不完全相同,原料采購價格也不一致,各類費用也有差別。最終到發改委手中的數據,真實度會有很大的折扣。
前幾輪調查中,就有企業存在虛報數據的問題。零售價和出廠價之間的價差,有廠家的因素,但大環境也不容忽視。如果進一步壓縮價差,對于采取總代理銷售模式的企業會很不利。這也就使得企業并沒有太大的動力主動申報出廠價,甚至會虛報、瞞報出廠價。
3、其它因素
在發改委內部,制定價格調整政策的是價格司藥品價格處,而收集價格數據的是藥價評審中心,部門之間的協同也是一大問題。另外,價格信息收集的懲罰機制也不完善,這就導致企業能不申報就不申報,畢竟誰都不愿意將底牌亮出來。
四、建立追溯體系的幾點設想
1、建立完善相應的政策和獎懲措施
建立追溯體系的首要內容應該是建立、完善相應的政策,從政府行政手段促使各藥品生產企業積極配合、主動申報藥品出廠價。特別是要建立相應的獎懲措施,對主動申報、正確申報的企業給與政府獎勵,對于不申報、故意錯誤申報的給予一定懲處措施。
2、建立核實專家庫
對企業申報的出廠價,相關部門需要組織專家進行核實,這是一項大的工程。而目前的難點也在對企業申報價格的審核上。由于藥品價格涉及工藝、原料價格、生產等多個方面,所以各企業價格差異較大,確實很難核實企業申報數據的真實性。所以如何建立專家庫、從哪里選擇專家也是目前主要需要考慮的。
3、藥盒上打上出廠價
在每年的全國“兩會”上,醫療體制改革都會是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熱議的焦點,近年兩會上,有人就藥價改革“獻策”:進口藥盒上打上報關價,國產藥出廠時在藥盒上打上出廠價。不過該條建議不大被業內看好,因為這畢竟會涉及很多部門的利益。
4、或可從一級經銷商入手
從實際看經銷商是比較抵觸出廠價調查的,但從長遠來看,藥品作為國家重點關注產品,涉及民生大事。藥品價格市場的過度扭曲導致社會經濟的整體下滑,民眾負擔過重,不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作為流通環節的第一環,一級經銷商是最能獲知藥品出廠價格的。國家或需給一級經銷商施壓,對主動配合上報出廠價的經銷商或給予其它政策紅利,從一級經銷商處下手,獲得藥品出廠價。
信息來源:萬英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