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票制后,康德樂中國要出售分銷業務?!
日期:2017/7/24
7月20日晚間,據路透社消息稱,美國醫藥分銷商康德樂健康欲出售旗下中國業務,上海醫藥、華潤醫藥及國藥控股都有意購買康德樂中國的分銷業務,這筆交易可能最高作價15億美金。但截至發稿之時,三家公司對此消息都不予置評。
康德樂中國于今早(21日)在其官網上發出聲明稱,為了實現公司在產品和服務分銷業務方面的發展潛力,公司正在探索其他的戰略可能性,以支持下一階段的發展。
雖然,康德樂并未正面回應其出售業務的事實,但在聲明中也表示,在尋求合作伙伴的過程中,康德樂將保持開放的心態,考慮包括行業內企業、戰略性合作伙伴和金融投資者等各種可能。
據康德樂中國的官網顯示,該公司于1993年進入上海市場提供進口藥的分銷管理服務,網絡伸至322個城市,醫院直銷服務11個省市、7100多家醫療機構,28家藥房遍及22個主要城市。
相比于28家藥店,顯然7100多家醫療機構的分銷渠道才是康德樂的主營業務。2011年8月,康德樂中國以并購方式在成都設立合資公司四川和維醫藥咨詢有限公司;同年9月,康德樂中國斥資4.7億美金收購永裕醫藥;12月,又宣布收購無錫西山藥業。
一年間,三起收購奠定了康德樂在中國醫療機構分銷渠道的領先地位。康德樂中國首席商務官李恩來曾表示,資本并購是一種雙贏的模式,這讓康德樂快速進入中國醫藥市場,在局部地區形成銷售優勢,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利益。
此后,康德樂中國的并購之路更加激進。2016年8月,康德樂中國宣布收購了貴州益佰醫藥有限公司75%的股份,同時也完成了溫州新特醫藥有限公司的收購,進一步擴張了醫院分銷的覆蓋網絡。
盡管在外人看來,康德樂中國的投資并購顯得簡單、粗暴。有分析人士指出,過于頻繁的資本并購,可能會使其業務發展并不穩定。但通過這幾年的不懈努力,康德樂的醫院分銷業務規模不斷擴張,排名也不斷攀升。
2017年6月,商務部印發《2016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顯示,康德樂股份(香港)有限公司以254億(2540286萬)的營收,位列2016年批發企業百強第八名。
有業內人士指出,“兩票制”的政策或是打亂康德樂戰略布局的原因。
2017年1月,國務院醫改辦印發《在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中推行“兩票制”的實施意見(試行)的通知》,要求在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中逐步推行“兩票制”,鼓勵其他醫療機構藥品采購中推行“兩票制”。綜合醫改試點省(區、市)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要率先推行“兩票制”,鼓勵其他地區執行“兩票制”,爭取到2018年在全國全面推開。
上藥戰略發展研究院研究員牟瓊撰文稱,截至7月3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只有寧夏、北京、山東、河南、江西、云南、廣東、新疆、西藏9地未正式下發兩票制文件,其中,寧夏為國家醫改試點省,需要年內執行兩票制,其他8個地區不是醫改試點省份,按照國家規定,這些省、直轄市需要年內出方案,2018年底全面執行。
“現行‘兩票制’的新政下,原有商業公司對醫療機構的分銷模式面臨顛覆性的變革,由全國性的流通企業銷售給區域性的流通企業這一模式將視為違規,因此所有醫藥公司都要對分銷業務進行調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藥商負責人表示,康德樂出售其分銷業務是對政策調整的不適應。
該人士表示,康德樂是一家純分銷的公司,配送是其強項,兩票制新政對配送企業要求更高,對品種、對醫院終端都要有強對接能力,這并非是康德樂的特長。與此同時,反腐高壓下,合規是藥企和配送企業都面臨的問題,在不掌控品種的情況下,商業賄賂成了康德樂難以規避的風險。
“兩票制新政對于處方藥分銷沖擊很大,醫院市場幾乎要重新洗牌,康德樂與其剝離固守原有業務,不如變賣另尋盈利項目。”上述人士表示。
誰能吃掉行業第八?是業界最為關心的話題。
據路透社報道,康德樂出售的第一輪競購定于本周五左右進行,上海醫藥、華潤、國藥有意參與競爭。不過,目前競購的詳細情況康德樂尚未對外公布,也未見到公開信息。
業界普遍認為,康德樂想要順利找到買主也并非易事,縱觀整個行業,也就上海醫藥、華潤醫藥和國藥控股有此實力。公開資料顯示,三大流通巨頭在2016年的年營業額均已超過千億,并且擴張動作非常明顯。
目前,國控和華潤醫藥均已實現了全國網絡的布局,而康德樂中國的配送終端覆蓋了7100多家醫療機構,對國控與華潤醫藥而言,并購康德樂中國只不過是增加業績,進一步鞏固其市場地位,但是對于謀求全國布局、擴張版圖的上海醫藥來說,并購的價值更大。
有分析人士認為,康德樂的總部位于上海,其主要的醫院控銷體系也在華東地區,因此上海醫藥競購成功的可能性最大。“不過,競購的結果還是要取決于企業之間意愿,是否能做到優勢互補。”
除此之外,業內還有另一種聲音,由于康德樂在四川、上海、江蘇、貴州等地都有分公司,這對于區域流通龍頭來說,也會是一個比較好的機會,所以不排除區域龍頭加入這場爭奪戰。
信息來源:健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