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歷經“兩票制”洗禮后,這些醫藥企業利潤仍暴漲10倍!
日期:2017/7/22
根據已經發布業績預告的藥企情況來看,其中有34家凈利出現下降或虧損。其中沃森生物、雙成藥業、綠景控股和海虹控股在2016年同期已是虧損,則今年繼續虧損。
沃森生物曾經是一家具有代表意義的明星醫藥生物企業。上市之時,以95元的發行價、133.8倍的首發市盈率刷新了A股首發市盈率的記錄,風光無限。但上市之后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屢屢陷入虧損境地,從2014年到2016年,其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4.44億元、-4.13億元和-1.45億元,面臨退市的風險。
在躲過了退市風險之后,沃森繼續進入虧損狀態,雖然上半年預告是“可能出現虧損”,但是從全年的角度來說,沃森靠主營扭虧的可能依然很低,除非繼續變賣資產,根據相關證券公司的研報預測,沃森今年的凈利潤可能在3200萬元左右,同比下降100%以上。
雙成藥業是一家成立于2000年,以化學合成多肽藥品為特色的高科技企業,專業從事藥品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于2012年8月8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版上市。
其擁有豐富的化學合成多肽藥物研發、注冊申報、生產和市場營銷經驗,在中國市場已成功開發基泰(注射用胸腺法新)、注射用生長抑素、注射用胸腺五肽3個化學合成多肽藥物,有多個化學合成多肽藥物正在注冊申報中。
但是,近幾年公司的業績卻不盡如人意。去年1-6月半年報中凈利潤虧損近2000萬元。在公司2017年一季報中,預計今年1-6月預計的經營業績情況是虧損,但是虧損可能會有一定的收窄。
在已經發布業績預告的130家藥企中,有96家藥企凈利持平或上升。
其中,2016年轉型醫藥的企業德展健康2017年上半年業績發生發轉,凈利預計在37800至46200萬元,同比增長在1807.4%~2186.82%。
康弘藥業是國內唯一具有生物創新藥產品的上市公司,2013年公司康柏西普注射液(朗沐)上市,用于治療因眼底血管增生引起的老年眼底黃斑變性,是國內第一個抗VEGF融合蛋白。
目前康柏西普注射液仍然處于產品放量前期,全球同類產品再生元的阿柏西普2015年銷售40.39億美元,諾華的雷珠單抗2015年銷售20.6億美元,公司產品具有極大的放量潛力,同時公司此產品也有望通過價格談判進入醫保目錄,將推進公司產品的迅速放量。
此外,公司化藥和中成藥品種大部分進入醫保:公司中成藥(主要是松齡血脈康膠囊、舒肝解郁膠囊、膽舒膠囊等7個品種)2015年收入9.2億元,同比增長11%,化學藥(主要是文拉法辛、阿立哌唑、莫沙必利等4個品種)收入8.8億元,同比增長15%,大部分品種被納入醫保目錄,在當前醫保嚴格控費背景下公司中成藥和化藥實現平穩增長。
天壇生物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疫苗與血液制品生產企業。公司前身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其前身為1919年成立的北洋政府中央防疫處,是中國生物制品的搖籃)于1998年在上交所發起上市,現在的中國醫藥集團公司下屬六大上市公司之一。
公司血液制品業務收入及凈利潤均保持增長,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9,439.42萬元,此外,公司轉讓持有的北京北生研生物制品有限公司100%。
瑞康醫藥是一家立足于山東,向全國擴散的區域藥商。目前已山東省直銷模式在全國各省份復制,掌控終端醫療機構銷售渠道,建設全國渠道平臺。目前已在全國20多個省市區通過在各省的控股公司,實現全國直銷渠道建設。
隨著企業業務的快速擴張,2017年上半年預計凈利在44526.96萬元至55387.2萬元,同比增長超過100%,是區域藥商中的白馬公司。但是,隨著公司醫改的深入,醫藥監管政策的加強,制藥企業的業績增長藏隱憂,一些快速增長的企業并不是企業醫藥業務的擴張帶來的收益,而是通過投資手段獲得的額外收益使公司業績大幅增厚。
由此可見,在發布業績的藥企中有些業績出現變臉,有些藥企則保持快速增長。雖然醫藥行業利潤總額雖然穩定增長,但是在“兩票制”加碼、國家藥品監管和醫改力度加大的背景下,醫藥行業的發展仍然難輕言樂觀。
根據已經發布業績預告的藥企情況來看,其中有34家凈利出現下降或虧損。其中沃森生物、雙成藥業、綠景控股和海虹控股在2016年同期已是虧損,則今年繼續虧損。
沃森生物曾經是一家具有代表意義的明星醫藥生物企業。上市之時,以95元的發行價、133.8倍的首發市盈率刷新了A股首發市盈率的記錄,風光無限。但上市之后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屢屢陷入虧損境地,從2014年到2016年,其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4.44億元、-4.13億元和-1.45億元,面臨退市的風險。
在躲過了退市風險之后,沃森繼續進入虧損狀態,雖然上半年預告是“可能出現虧損”,但是從全年的角度來說,沃森靠主營扭虧的可能依然很低,除非繼續變賣資產,根據相關證券公司的研報預測,沃森今年的凈利潤可能在3200萬元左右,同比下降100%以上。
雙成藥業是一家成立于2000年,以化學合成多肽藥品為特色的高科技企業,專業從事藥品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于2012年8月8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版上市。
其擁有豐富的化學合成多肽藥物研發、注冊申報、生產和市場營銷經驗,在中國市場已成功開發基泰(注射用胸腺法新)、注射用生長抑素、注射用胸腺五肽3個化學合成多肽藥物,有多個化學合成多肽藥物正在注冊申報中。
但是,近幾年公司的業績卻不盡如人意。去年1-6月半年報中凈利潤虧損近2000萬元。在公司2017年一季報中,預計今年1-6月預計的經營業績情況是虧損,但是虧損可能會有一定的收窄。
在已經發布業績預告的130家藥企中,有96家藥企凈利持平或上升。
其中,2016年轉型醫藥的企業德展健康2017年上半年業績發生發轉,凈利預計在37800至46200萬元,同比增長在1807.4%~2186.82%。
康弘藥業是國內唯一具有生物創新藥產品的上市公司,2013年公司康柏西普注射液(朗沐)上市,用于治療因眼底血管增生引起的老年眼底黃斑變性,是國內第一個抗VEGF融合蛋白。
目前康柏西普注射液仍然處于產品放量前期,全球同類產品再生元的阿柏西普2015年銷售40.39億美元,諾華的雷珠單抗2015年銷售20.6億美元,公司產品具有極大的放量潛力,同時公司此產品也有望通過價格談判進入醫保目錄,將推進公司產品的迅速放量。
此外,公司化藥和中成藥品種大部分進入醫保:公司中成藥(主要是松齡血脈康膠囊、舒肝解郁膠囊、膽舒膠囊等7個品種)2015年收入9.2億元,同比增長11%,化學藥(主要是文拉法辛、阿立哌唑、莫沙必利等4個品種)收入8.8億元,同比增長15%,大部分品種被納入醫保目錄,在當前醫保嚴格控費背景下公司中成藥和化藥實現平穩增長。
天壇生物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疫苗與血液制品生產企業。公司前身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其前身為1919年成立的北洋政府中央防疫處,是中國生物制品的搖籃)于1998年在上交所發起上市,現在的中國醫藥集團公司下屬六大上市公司之一。
公司血液制品業務收入及凈利潤均保持增長,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9,439.42萬元,此外,公司轉讓持有的北京北生研生物制品有限公司100%。
瑞康醫藥是一家立足于山東,向全國擴散的區域藥商。目前已山東省直銷模式在全國各省份復制,掌控終端醫療機構銷售渠道,建設全國渠道平臺。目前已在全國20多個省市區通過在各省的控股公司,實現全國直銷渠道建設。
隨著企業業務的快速擴張,2017年上半年預計凈利在44526.96萬元至55387.2萬元,同比增長超過100%,是區域藥商中的白馬公司。但是,隨著公司醫改的深入,醫藥監管政策的加強,制藥企業的業績增長藏隱憂,一些快速增長的企業并不是企業醫藥業務的擴張帶來的收益,而是通過投資手段獲得的額外收益使公司業績大幅增厚。
由此可見,在發布業績的藥企中有些業績出現變臉,有些藥企則保持快速增長。雖然醫藥行業利潤總額雖然穩定增長,但是在“兩票制”加碼、國家藥品監管和醫改力度加大的背景下,醫藥行業的發展仍然難輕言樂觀。
信息來源:當代醫藥市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