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修改兩票制”的傳聞甚囂塵上不久,就有不少媒體轉發了來自中央統戰部官網的一篇《強制藥品流通采購實施“兩票制”須慎行》的文章。文章指出,強制實施“兩票制”可能誘發系列社會和經濟問題,比如違背了商業流通基本經濟規律,增加藥品生產企業經營成本,少數幾家醫藥流通企業可能形成藥品經營壟斷聯盟、進一步加重“小品種藥”和“廉價藥”短缺。
由此,業界對兩票制的議論愈發熱烈。有人認為,這是國家方面在試探輿論,但實際據小編查實,這篇文章早在去年就已在網上發布,只是借此熱議的機會,被再次“挖掘”出來而已。
但有爭議,就證明有問題。業內知名人士耿鴻武就直言:“兩票制本身并沒有任何危害。只是強制性地推行兩票制,將會帶來一系列的危害。”
有人這么回應道:“我們暫且不論兩票制本身有沒有問題,但用行政的手段去壓制問題一定會有新的問題產生。比如說當大商業壟斷形成一定氣候,會不會又有新的利益輸送存在。”
多數人認為,藥品及其產業鏈的商品生命應該由市場決定,只有將其置于市場和競爭之下,才能決定產品供應、生產要素以及生產力的走向。但是長期以來,信息不對稱、競爭不充分等導致了藥品市場失靈,企業又需要政府這只看不見的雙手走到前臺,維持公平。
但不得不承認,市場調節和政府調節都不是萬能的。一方面,政府希求通過兩票制來減少,提高藥品可追蹤性高,另一方面,藥企及其尤其是中小流通企業希望通過良好的競爭環境來決定江湖地位。
張煊華就曾表示,實行“兩票制”這種過渡的強制管理措施,是為了能比較第二票與第一票的價格差多少,合理不合理,藥能看見,要能追溯。“作為生產企業,如果想好好把生產發展起來的藥品生產企業,我想一定是支持兩票制政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