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反腐:檢察院出手,醫生限期上繳回扣!交代來源!
日期:2017/5/24
建廉政賬戶、限期上繳回扣,如實交代資金來源,醫療行業反腐最強風暴已經到來!
多位醫療行業人士對健識局表示,江蘇醫藥反腐動真格了、形勢嚴峻,衛計委聯合檢察院召開 “遠離回扣、廉潔從醫”主題專項活動,醫院內部也紛紛召開相關會議、組織醫院人士到檢察院接受教育,反腐聲勢浩大,醫務人員風聲鶴唳。
部分醫院還建立了廉政賬戶,要求醫生限時上繳回扣,并交代回扣的來源。
有分析人士認為,交代回扣來源將藥企牽涉到反腐案中,無異于埋下巨雷,未來可能會引爆行業巨震。
據了解,江蘇各地的各級醫院都在進行醫院會議,預防醫療反腐,不僅僅是大醫院,就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院也是如此。
(圖為江蘇省靖江市一家衛生院反腐主題活動現場)
有醫務人員對健識君表示,會議上,院長們傳達的精神是,醫藥反腐不可忽視,形勢嚴峻,強調不要有“大家都拿,不拿白不拿,法不責眾”的心理, “假借名義將回扣放在科研項目里,瞞天過海”、 “以旅游、借錢取得高利息等方式變相得利,以為換個馬甲就不算受賄”等等,這都算是受賄。
在召開反腐大會的同時,醫院還要求將醫療反腐的責任落實到個人,醫院主要負責人要與醫院班子談,班子成員按分工及掛鉤科室與科室負責人談,科室負責人與科內醫務人員談,保證每名員工充分獲得信息,同時還要約談家屬,杜絕通過家屬受賄。
此外,有醫院還設立了廉政賬戶,要求醫務人員于7月31日前,將收到的回扣上繳到此廉政賬戶。據介紹,以往雖然也都有廉政賬戶,甚至有部分科室、醫生都會或多或少將回扣金額放到廉政賬戶中,但是,只是象征性的行為,這甚至還成為科室、醫生的加分項。但是現在動真格了,在上繳回扣金額的同時,還要求醫生交代每筆回扣的來源。“只要不超過20萬、來源基本清楚,那么,可以算是過關,能夠爭取到寬大處理。”
這也讓不少醫生擔心,超過20萬元怎么辦?錢的來源講不清楚怎么辦?講清楚的金額對不上怎么辦?醫藥人士則認為,如果要求醫生必須交代來源,這意味著藥企必然會被牽扯到其中。交代金額來源無疑將為行業埋下地雷。
本次醫藥反腐備受關注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檢察院出手。據健識君了解,有檢察院負責人出席醫院的反腐座談會,也有醫院組織醫生專程到檢察院學習。
醫療人士對健識君表示,此前,南京某醫院的精神科主任被舉報、以及有藥企銷售經理被抓,檢察院已經掌握了700條可以立案的線索。由此,江蘇省衛計委聯合檢察院在全省掀起了為期四個月的 “遠離回扣、廉潔從醫”主題專項活動。
據悉,4月27日,江蘇省召開了全省醫療衛生系統“遠離回扣、廉潔從醫”主題專項活動的視頻啟動會,江蘇省衛計委和江蘇省檢察院的相關負責人出席并作重要講話。省市縣三級檢察院分管預防工作的領導、反貪局、反瀆局、職務犯罪預防部門和衛計委部門通過視頻會議的方式全程參與會議。在會上,江蘇省省檢察院和江蘇省衛計委還聯合簽署了《關于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意見》。
在視頻啟動會后,各市、縣衛計委紛紛聯合當地檢察院開展本地的專項活動。
5月8日,泰興市檢察院聯合市衛計委召開 “遠離回扣 廉潔從醫”主題專項活動工作會議。泰興市檢察院黨組成員、反貪局局長張榮就開展好全市醫療衛生系統職務犯罪預防工作提出要求。
5月12日,無錫市、連云港市、泰州市等多地的市檢察院和市衛生計生委聯合召開全市醫療衛生系統“遠離回扣、廉潔從醫”主題專項活動啟動暨動員會議。
5月18日,揚州高郵市檢察院和衛計委聯合召開“遠離回扣、廉潔從醫”專項活動啟動會,5月23日,徐州市檢察院和市衛生計生委聯合召開 “遠離回扣、廉潔從醫”主題專項活動啟動會。
(圖為高郵市檢察院和衛計委反腐啟動現場會)
在市之外,區縣衛計委也都紛紛召開專項活動,傳達會議精神,5月18日,淮陰區檢察院與淮陰區衛計委聯合召開了專項活動大會,對此項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要動員組織廣大醫護人員開展違紀違法問題自查自糾工作,有效遏制醫療衛生系統收取回扣、收受賄賂等違法犯罪行為,營造廉潔從醫環境。這些醫院主題活動就是對此進一步落實。
據健識君了解,在江蘇如此嚴峻的反腐形式下,醫院在加強醫務人員教育、建立廉政賬戶的同時,在內控機制上合理用藥成為預防腐敗的抓手,加強了科室、醫生處方使用情況的分析、監管,對藥品用量前十名的以及異常使用品種及醫生都是監管的重點,在這種情況下,不合理用藥的情況將會大大減少。
麥斯康來創始人史立臣對健識君表示,從2016年年底央視報道醫藥代表商業賄賂事件開始,國家對醫藥購銷領域針對醫藥代表、醫生、院長、藥劑科等的商業賄賂行為一直呈現高壓狀態,也沒有停止過打擊醫藥代表各種商業賄賂行為。
最近,中醫藥管理局大醫院巡查的細則曝光,醫藥賄賂成為治理的重點,食藥監總局發布《關于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實施藥品醫療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相關政策》(征求意見稿)中,明確禁止醫藥代表承擔藥品銷售任務,禁止醫藥代表私下與醫生接觸。
史立臣表示,現在還有一些國內的制藥企業對此無所畏懼。在有的三甲醫院還能看到一些藥企的醫藥代表工作時間在醫院晃蕩,他私下一問竟然是大型藥企的代表,這無疑是給自己埋雷。
史立臣認為,反腐給企業帶來風險的同時,如此反腐高壓,也讓傳統營銷模式面臨癱瘓。對于很多國內的制藥企業來說,學術推廣效果不明顯,因為就那么一兩個仿制藥品種,實在沒有什么讓醫生認可的學術內容可講。所以傳統上,只有定期跑科室,拉關系,送錢,通過客情關系達成銷售指標。現在反腐高壓下,客情之路顯然已經走不通。
對于原研藥來說,雖然外資藥企是做醫藥學術推廣的鼻祖,但那是針對專利藥而言,對于仿制藥,外資藥企已經沒有太多學術優勢,頂多說 “我們是原研藥”,其他的實在說不出什么了,已經有外資藥企在找咨詢公司做仿制藥市場推廣方案。
所以,現在市場上最緊缺的是做仿制藥的學術推廣。無論外資還是內資企業,誰先找到了合適模式,誰就能領先一步。
附:最高人民檢察院官網公示1-4月醫療工作者被查名單(共141人)
信息來源:健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