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兩票制“即將重槌落地,瘋傳的“一票制”純屬誤讀
日期:2017/4/16
摘要:筆者研究浙江省《關于在全省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中推行“兩票制”的實施意見》(討論稿)得出:
所謂浙江一票制純屬解構誤讀,今年不出意外,浙江兩票制將重槌落地,醫療機構將會很忙。
近期,一份浙江省《關于在全省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中推行“兩票制”的實施意見》(討論稿)在微信圈內流傳。
核心內容選摘
1、視同生產企業的四種類型:
-
生產企業內部設立的銷售本企業(集團)藥品的全資或控股商業公司。
-
科工貿一體化的集團型企業設立的銷售本企業(集團)藥品的全資或控股商業公司。
-
境外藥品國內總代(全國限1家)。
-
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委托代為銷售藥品的藥企或流通企業(全國僅限一家生產企業之間經營樹轉讓的受讓方)。
2、不視為一票的情況
3、鼓勵企業與醫療機構直接在省平臺直接結算藥品貨款,企藥與流通企業結算配送費用。
背景
2016年7月,浙江省正式發布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綜合試點方案,文件要求,在藥品流通領域實行“兩票制”,完善配套措施,壓縮中間環節,有效遏制藥品耗材價格虛高現象。
根據文件要求,推進時間的節點是(2016年7月—2018年4月)。如果根據時間來推斷,今年不出意外,浙江兩票制終將重槌落地。
預測
筆者通過扒祖墳的方式認真研究這份文件,得出如下判斷:
1、所謂浙江一票制純屬解構誤讀
近兩年來,隨著浙江開展三流合一平臺建設,一票制的聲音滿天飛舞,筆者對此則十分困惑,因為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浙江都不是要準備搞一票制的節奏。而從此次文件來看,浙江依然沿襲“鼓勵企業與醫療機構直接在省平臺直接結算藥品貨款,企藥與流通企業結算配送費用”的說法。
之前一票制的邏輯建立在“藥企與醫療機構直接結算貨款”,而筆者認為這只是一種嘗試在線結算的方式而已,爭取做到快速回款,而與一票制根本沒有神馬關系,否則文件又為什么反復強調“鼓勵”“通過省平臺”。
當然,以浙江充裕的資金與人力物力,完全具備了一票制的實力,但所有舉措的推進,一定是需要方方面面的政策制定去匹配、推動,而不是說一票制就一票制的。
2、兩票制后,醫療機構將會很忙
根據此份文件要求,公立醫療機構在購藥驗收時,除了現場核對信息外,還要通過省平臺開展兩票制索驗票工作,并在平臺上留下索難票憑證。在系統未投入使用后,公立醫療機構按照10%比例實施手工隨機索驗票。
應該說,兩票制是新形勢下的有益嘗試,也是順應醫改和減輕病人負擔的創新之舉,但是,如果從醫療機構的角度,每天除了正常現場核對信息外,還要增派人馬線上線下開展索驗票,這種工作強度到底有多大,我們拭目以待。
如果頻繁的驗票導入醫療機構出現“敷衍”驗票的情況,那也純屬正常狀況。
3、兩票制與藥品采購緊密捆綁
根據文件要求,對不按規定執行兩票制的藥品生產、流通企業,將視情部分分別處以“約談警告”直至“暫停在線交易資格,列入藥品采購不良記錄”的處罰。
根據今年1月份國家《關于在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中推行“兩票制”的實施意見(試行)》有關規定,“在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中推行“兩票制”的地區,集中采購機構編制采購文件時,要將執行“兩票制”作為必備條件。
對于招標采購的藥品,要驗明藥品生產企業的資質,由藥品生產企業直接投標。參與藥品集中采購的藥品企業要在標書中作出執行“兩票制”的承諾,否則投標無效;實行其他采購方式采購藥品,也必須在采購合同中明確“兩票制”的有關要求。”
可以看出,原先單純的藥品采購與流通配送分割局面已經被擊碎,替而代之的是“市場準入+競價議價+藥品采購+流通配送”的四位一體緊密捆綁模式,而對生產企業來說,在轉型大潮之下,必須迎接這份痛苦的挑戰,在此背景下進行企業經營管理體系的調整以及營銷方式的變化。
此外,文件中還提到了要健全藥品價格信息監測體系,啟動建立藥品出廠價格信息追溯機制。建立統一的跨部門價格信息平臺,加強與有關稅務數據的共享。
所以,當信息孤島被打通后,作為醫改試點省的浙江,省內線上線下采購價格(醫院、藥店)同步聯動,省際之間就低聯動,出廠價格再被一扒到底,大海潮退,裸奔的藥價將無處可逃。
所以,醫藥企業還是早做打算,積極準備,迎接大浙江兩票制的到來。
信息來源:思齊俱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