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改五項任務中,公立醫院改革是最困難、最沉重的,不僅因為公立醫院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占有極大的比重,而且因為中國民眾大部分都愿意到公立醫院就診看病,因此我對中國公立醫院改革走向表示出擔憂和思考,在這里討論一二:
第一,中國公立醫院改革的目標和目的不清晰。
中國公立醫院從根本上講要改什么并不是很明白,更不要說上下統一意志來組織實施了。中國公立醫院的發展和頂層設計需要明晰,我個人認為,首要解決的是中國公立醫院的資源配置問題。換句話說,就是要解決現階段中國到底需要建設和配備多少公立醫院,對于中國各地各級公立醫院應當賦予他什么職能,中國需要多少個國家級公立的醫學中心,多少個省級公立醫學中心、區域性公立醫學中心、縣域公立醫院,并且各賦予他們怎樣的醫療功能、醫院規模、醫院管理體制和要求。
第二,中國公立醫院改革的重點和關鍵點不突出。
中國公立醫院究竟存在哪些突出問題必須改革?看病難、看病貴、看病煩?還是其他什么問題?這其中似乎沒有什么一以貫之的改革思路和推進抓手。總是感覺,改革總是在路上。改革一直抓,問題仍然存在,見效不明顯,民眾、社會和醫護人員均不是十分滿意。
我個人認為,中國公立醫院改革需要尋找到自己的突破口。哪怕只有一兩點,也應當持續發力、重點突破、以點帶面才能彰顯改革的活力。比如,如何解決患者看病難和看病比較貴的問題、患者安全度提升問題、醫護人員工作積極性的問題等。相關人員需要認真研究,尋找改革出路和方向。
第三,中國公立醫院改革需要以改革的精神來做改革的事情。
如果從上到下,還是用原來的方法、標準、規范和要求來做改革的事,來判斷和評價改革的成效與進步,來審批和認同改革的做法與探索,那幾乎是不可能對上的事情。改革就是要解決常規情況下,沒有辦法解決好的問題,改革就是要試圖解決中國公立醫院的發展瓶頸與突出的矛盾和困難。
如果沒有改革的精神來做改革的事情,也只能是葉公好龍或者東施效顰。可以說,中國公立醫院改革不僅僅是中國公立醫院自己的內部改革問題,也可能是要改革辦醫和管醫體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這是一個關鍵點。
第四,中國公立醫院改革應當吸取當今世界發達國家的醫院管理經驗和創新之道。
如果我們在中國公立醫院改革上,只是閉門造車,那是非常落后和困難的。中國公立醫院改革不應該重走別國的失敗老路,應當認真汲取新鮮和有效的國際經驗,要重視學科建設、醫學人才培養,要重視患者安全、醫院的醫療本質能力的提升。
不應該將中國公立醫院改革只看作是醫療經濟問題和醫保問題,這些應當是政府部位和行政部門的自身改革問題。然而,讓醫院主要去做醫療改革的事情,就要鼓勵醫院積極的探索和推進,提高醫療質量,提升醫療服務能力,改善醫療流程和環境的醫院改革工作。中國公立醫院改革的主力軍應當還是醫院本身。
第五,中國公立醫院改革還有賴于政府部門的支持與付出。
中國公立醫院絕大多數還是各級政府主辦和管理的,必然存在科學定位和科學管理的問題。如果我們的政府部門總是想少投入一點,少支付一點醫保費用,少發一點績效總額,并且以此來評判中國公立醫院改革的成效的話,那可就是大錯特錯了。
我個人認為,政府部門應當首先明確自己的辦醫與管醫職責,科學地履行自己各自的崗位職責。該給醫院多少應當給多少,該怎樣與醫院結算醫保就怎樣結算,該發給醫護人員多少績效就發多少,而不是“管、卡、壓”。這樣才能真正發揮改革的內生活力!才算是大家齊心協力推進醫改工作!
信息來源:健康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