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湖醫改模式成新典型
日期:2017/4/6
深圳新聞網
在近日召開的全國醫改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和廣東省衛生與健康大會上,深圳的醫療衛生綜合監管和公立醫院改革經驗分別在大會上介紹,獲得充分肯定。根據全國和全省最新的醫改精神,下一步深圳的醫改將重點做些什么?30日,我市召開2017年全市醫改政策培訓班,進行了部署。
副市長吳以環,市政協副主席、市醫管中心主任王大平等出席了會議。
國家和省均已明確在城市主要推廣羅湖醫改經驗。深圳市衛計委主任、市醫改辦主任羅樂宣在昨天的會上表示,今年我市將要推動各區至少建立1家基層醫療集團或緊密型醫聯體,通過強基層、保健康,實現少看病、少住院、少負擔、看好病的“三少一好”目標。
建立醫療集團促重心下移
羅湖區以“基層為重點”、“以健康為中心”、以醫保基金“總額管理、結余獎勵”為核心的醫共體的改革模式得到了國務院醫改辦和廣東省的充分肯定。改革后,羅湖醫院集團向社康中心下沉醫務人員增加35%,社康中心診療量增長95.6%,占總診療量的比重由51.5%增加到63%。
今年我市將全面推廣羅湖經驗,推動各區至少建立1家基層醫療集團或緊密型醫聯體,即以行政區、管理區或若干個街道為服務區域,由1家三級綜合醫院牽頭,若干家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康復護理機構以及其他醫療衛生機構共同組成的緊密型區域醫療衛生服務共同體。
通過此項改革,以集團化管理方式打通區屬醫療衛生機構資源優化配置通道,構建體系完整、分工明確、功能互補、密切協作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形成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責任共同體、服務共同體、利益共同體,構建院前預防、院中診療、院后康復的完整醫療衛生服務鏈條,保障轄區居民獲得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此外,通過推進財政補助(分級分類補助,降低三級醫院普通門診補助,提高社康中心基本醫療補助)、醫保支付制度改革(總額管理、結余獎勵)、醫療收費制度改革(分級收費),促進醫院自覺將工作重心下移、醫療衛生資源下沉,主動做好預防保健和分級診療工作。
信息來源:萬英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