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醫改辦許速:兩票制后,底價代理藥企將經歷陣痛期!
日期:2017/3/30
中新網
上海市醫改辦副主任、上海醫改“閔行模式”創立者許速,日前在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校友會活動上表示,目前醫改的關鍵是切斷利益鏈。
許速對我國的衛生體制改革進行了回顧。總體來說,我國衛生總費用、政府衛生支出、政府醫療衛生服務支出不斷增長。過去二十多年間,中國衛生總支出增長至原來的14倍。2011年至2015年五年期間,全國財政一共累計支出(含計劃生育)46499億元,年均增幅達17.3%,比同期全國財政支出增幅14.4%高出2.9個百分點,衛生總支出所占GDP的比重,由1995年的不到4%增長到2014年的5.6%,醫療衛生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從2010年的6%提高到2015年的6.8%。
同時,我國醫療需求增長升級,許速介紹,2014年中國的衛生總費用占GDP的5.6%,已高于新加坡(不到5%)。中國快速老齡化和慢病負擔加重的背景下,醫療費用快速上升趨勢難以扭轉。經濟新常態下,能否維持衛生投入如此持續的增長 “不容樂觀”。
政府投入力度不小,為何老百姓仍感覺“看病貴”?許速認為,問題的關鍵是不合理用藥、不合理檢查、不合理技術與高值耗材而導致衛生總費用的上升,增加患者實際自付費用。不合理的激勵機制,比如醫生的收入與其創收掛鉤的獎金制度等,也導致了老百姓“看病貴”。此外,我國總體醫療費用中藥品費用占比高,結構不合理。
在這種背景下,許速建議,穩步推進醫藥分開改革。他認為,目前改革的關鍵是,如何促進合理使用,切斷利益鏈。而醫改的方向包括采購方式、價格形成機制、貫徹藥品生產流通使用、兩票制和取消藥品加成等五個方面。
許速認為,在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中推行購銷兩票制,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的重大舉措,是規范藥品流通秩序、壓縮流通環節、降低虛高藥價的重要抓手,是凈化流通環境、打擊“過票洗錢”、強化醫藥市場監督管理的有效手段,是保障城鄉居民用藥安全、維護人民健康的必然要求。
“新的監管模式下,藥品購銷雙方、藥品名稱、數量、金額等信息都能在增值稅發票查驗平臺獲得,通過對供應鏈各環節發票的監測,稅務部門聯合藥監部門可以發現并懲處不真實(虛開增值稅)的營銷活動”,許速說,同時,生產企業需從底價向高開等模式轉型,在“兩票制”實施后,原先實施底價代理模式的藥企勢必將經歷一段管理、財務以及銷售體系升級的陣痛期。(完)
信息來源:萬英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