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十年來屢遭環保點名的藥企
日期:2017/2/23
作者:綠茶 來源:蒲公英
隨著新環保法的實施,藥企的環保壓力越來越大,企業越來越重視環保,近期報道的非法排污十年的藥企,說明制藥企業的污染問題仍是老大難。下面公布的是蒲公英小編從網上搜到的10年如一污染環境的藥企,觸目驚心的污染問題只能說是整個行業現狀的一個縮影。
1. 甘肅省老牌原料藥生產企業的甘肅祁連山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12月8日,甘肅居民向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投訴稱,祁藥股份土霉素堿生產車間每天不定時排放惡臭氣體,影響周邊居民生活,該狀況已持續10年。
2.福建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報道稱福建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初由福州市區遷廠到江陰工業集中區,投產以來沒有采取環保措施,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和水質污染。檢方和福清環保部門調查發現,該藥廠的大氣污染處理設施沒有正常運行,集水池部分污水未經污水處理系統處理,滲漏至雨水溝直接外排,造成了大氣污染和水污染。
3.延安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有報道,成立于1938年的原八路軍制藥廠,建國后恢復為延安制藥廠,1998年改制為延安常泰藥業有限責任公司,2016年6月6日,剛剛改名為“延安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被曝將污水直接通過地下暗管排入河流和農田。站在莊稼地里,就能聞著腳下的陣陣惡臭。
近20年來,延安制藥公司沒有建設污水處理廠,也沒有把污水引到延安市污水處理廠,直接通過地下暗管排入河流和農田。
4.南陽普康藥業有限公司鎮平分公司
2015年報道,河南省鎮平縣城郊鄉多個村莊的村民深受南陽普康藥業有限公司鎮平分公司排放的廢水、廢氣的影響,白天黑夜都不敢開大門,不敢開窗戶,因為空氣“嗆人”,怕被熏到。該藥企通過隱蔽的暗管偷排污水,導致地下水污染,村民不再敢吃井水,而只用井水洗衣服、洗菜。
從2007年開始,不斷有報道,南陽普康藥業公司鎮平分公司自建廠以來,經常排放難聞的氣體,“濃煙遮蓋了藍天,五顏六色的工業污水讓趙河成了一條死河,空氣中到處彌漫的刺鼻的怪味”。因超標排污,南陽普康藥業有限公司鎮平藥廠還曾被訴上法庭。
5.河南新鄉華星藥廠
2014年4月,河南省環境保護廳調查發現,因超標排污被數度要求停產整頓的國內青霉素產能“巨頭”——河南新鄉華星藥廠舊病未愈,又添新疾,不僅排放污染物持續超標,而且未經審核或環評擅自啟用生產鍋爐。
早在2004年-2012年,經河南省、新鄉市環保部門多次監測,華星藥廠外排廢水化學耗氧量嚴重超標,為此,新鄉縣多次向藥廠下達停產治理通知書。但是,華星藥廠每次都是表面上答應停產治理,背地里照樣生產,違法排污。
6.河北冀衡(集團)藥業有限公司深州分公司
2013年報道:河北冀衡(集團)藥業有限公司深州分公司的門前的溝渠和河道里囤積著黑色的污水,散發著熏人的臭味,溝渠蜿蜒幾千米,向西延伸到了西景萌村里,渠內黑水冒著氣泡,散發著刺鼻的氣味。污水環繞村莊多年。
7.石藥集團中潤制藥內蒙古有限公司
2013年報道:石藥集團中潤制藥內蒙古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阿莫西林和頭孢兩種藥品,面對環保部門的管制,工廠采取了“躲貓貓式”的生產方式,管得嚴些就晚上開工,管得松了就白天開工。
2005年、2006年、2009年至少三次,石藥中潤因非法排污被環保部門要求整改。最近一次則是2011年5月18日,石藥中潤因“擅自通過生活污水管線超標排放”,被內蒙古自治區環保廳罰款51.46萬元。但每次停了又開,從沒有真正停止過。
8.寧夏銀川3家大型生物發酵類藥企
2013年報道,寧夏3家大型生物發酵類藥企:寧夏泰瑞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和寧夏啟元藥業、大地豐之源藥業,其生產引發的污染對周邊城市空氣質量、農業生產造成嚴重影響,百姓向有關部門投訴的惡臭、水污染問題十年未得到解決。
9.哈爾濱醫藥集團公司制藥總廠
2011年報道:由哈爾濱醫藥集團公司制藥總廠超標排放污水和廢氣,導致哈爾濱市哈西地區被一種怪味籠罩,“夏天不敢開窗,出門要戴口罩”成為當地夏日里的特殊現象。哈西地區怪味并不是最近一段時間才有,至少困擾當地居民有二三十年之久,夏天感覺尤其嚴重,遇到天氣不好時,這股怪味可以飄散到市區內更遠的地方。
盡管環境保護法對違法排污的企業有相關的處罰規定,十幾萬元或幾十萬元的處罰與環保設施,企業得花上千萬元比較,反差實在太大,交罰款比上設施要劃算得多。環保部門象征性地處罰根本無法阻擋企業產能擴張帶來的沖動。輕飄飄的處罰在某種意義上是鼓勵和縱容。如果沒有制度來大幅提升其違規成本,光說要守住環保紅線,是徒勞和無力的。懲罰手段輕若飄絮,肆意排污的現象肯定遏止不住。沒有強硬措施保障的紅線便不是紅線。也許有多個理由,為污染開脫,但以污染環境換來的暫時利潤,我們付出的高額代價和教訓難道還少嗎?
信息來源:蒲公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