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友軍藥價降幅21%,頭孢替安直降一半
日期:2017/1/4
玉溪發布
2017年1月1日起,我市啟動實施公立醫院藥品集中聯合限價采購,通過改革藥品采購渠道和機制,壓縮藥品價格水分,降低藥品采購價格和銷售價格。這是我市在醫改過程中,繼取消藥品加成、推行DRGs付費改革、實施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等之后,破解群眾“看病貴”所采取的又一關鍵實招。
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是我國醫改工作的關鍵所在。群眾看病難、看病貴是公立醫院存在的突出現象。事實上,我市作為全國第三批公立醫院改革國家聯系試點城市,在探索“醫療”“醫保”改革的同時,已將“醫藥”領域改革納入了玉溪醫改的整體范疇。此次采購方式的改革,思路和舉措與《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關于進一步推廣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經驗的若干意見》的精神要求一脈相承。
實施公立醫院藥品集中聯合限價采購后,會帶來哪些改變?記者就此進行了深入采訪,為您一一解讀。
為什么要進行藥品聯合限價采購?
2016年12月24日起,中央電視臺相繼播出《高回扣下的高藥價》《向高價醫療耗材說不》《“三醫聯動”向醫療痼疾開刀》等多期專題報道,直指當前我國醫療體系內的“痛點”——看病貴,再次引發了社會各界對醫改的關注與思考。
業內人士介紹,在藥價的利益鏈條和不合理的體制機制綜合作用下,經過多個流通環節層層“加碼”,最終到患者手上的藥價越來越貴,患者和醫保基金的負擔也越來越重。另一方面,藥品耗材價格虛高也是導致當前公立醫院收入結構不合理的重要因素。據統計,此前在我市公立醫院的總收入中,藥品耗材占到了五成,而手術費、診查費這些最能體現醫護價值的費用比例還不到兩成。
實行藥品集中聯合限價采購并不是玉溪的獨創,“福建三明模式”和“寧波規則”等醫改、藥品采購相關成功經驗已由國家衛計委向全國推廣。在我市實行藥品集中聯合限價采購的過程中,多次到三明等地取經學習,認真了解藥品采購方面的改革措施,并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出了我市的實施辦法。
市醫改辦藥品(耗材)采購組組長魯志明向記者介紹,在此之前,我市公立醫院藥品采購過程是各醫院到省藥品集中采購平臺上萬種藥品中統一采購。玉溪成為國家醫改試點城市后,按規定“在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允許以市為單位在省級藥品集中采購平臺上自行采購。”
為最大限度降低藥品耗材價格,根據《公立醫院改革國家聯系試點城市玉溪市綜合改革實施方案》《玉溪市公立醫院藥品集中聯合限價采購實施意見(試行)》等有關要求,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過程中,我市改革了藥品采購渠道和機制:
對內,全市公立醫院組成藥品集中限價采購聯合體,發揮醫療聯合體帶量采購的優勢,在省級藥品集中采購的目錄范圍內,進行量價掛鉤的藥品限價采購。在此過程中,始終按照“按需而設、為用而采”的原則,采取“單一貨源、聯合限價、量價掛鉤、質量價格兼顧”的辦法進行綜合評審,進一步有效降低藥品虛高價格,保障臨床用藥質量和需求。
對外,我市按照國務院鼓勵醫改試點城市跨區域聯合采購的精神,與先行探索取得較好效果的三明市聯合,進行限價采購。通過“三明聯盟”中多個城市藥品用量合并,進一步減少和規范流通環節,壓縮價格水分,減輕群眾負擔。
通過采購可以實現藥品綜合價格平均降幅約21%

實行藥品集中聯合限價采購后,藥品耗材從出廠到進入醫院,中間只有一個物流環節,整個流程只能開兩次發票,即:生產企業到配送企業開一次發票,配送企業到醫療機構開一次發票(簡稱“兩票制”),有效壓縮了流通環節,使中間環節加價透明化。——玉溪市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楊士偉
同時,在全市醫療機構藥品采購目錄中直接規定一個品種兩個規格(簡稱“一品兩規”。例如:阿莫西林膠囊,含量0.25g、0.5g兩個規格),進一步規范醫院及醫生藥品品規的使用選擇行為。楊士偉解釋,“一品兩規”和“兩票制”等措施,是我國現行醫改中擠壓藥品流通環節水分的最直接手段。
藥品集中聯合限價采購結果如何?
據介紹,我市通過第一輪藥品集中聯合限價采購詢價工作后發現,與省平臺相比,藥品綜合價格平均降幅約21%。通過市醫院對2015年度、市中醫醫院及市第二人民醫院對2016年1至10月使用量前50名的藥品招標前后價格作對比,可節約采購資金4000余萬元。市醫改辦依此保守測算,啟動全市公立醫院啟動藥品聯合限價采購后,每年至少節約采購資金1億元左右。這就意味著,廣大患者每年僅從控制虛高藥價一項上就能減負受益最少1億元。通過集中聯合限價采購,我市實現了藥品詢價采購體制機制的重大創新突破,有效兼顧了藥品的價格與質量,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藥品流通領域中的不正之風。
記者在市醫院提供的招標前后降幅較大前50名藥品清單上看到,通過集中聯合限價采購后95%以上的藥品價格都有下降。以同一廠家生產同一規格制劑的注射用鹽酸頭孢替安為例,在省平臺采購價為46.435元一瓶,通過集中聯合限價采購,企業報價為24.77元一瓶,降幅近一半。
目前,我市公立醫院改革藥品集中聯合限價采購詢價工作已經結束,從2017年1月1日起,在全市公立醫院正式實施藥品集中聯合限價采購,確標藥品品規2047個。其中:質量層次高于三明和價格等于或低于三明的523個。
會不會出現無藥可用的情況?降價后藥品質量會不會變差?
從數量上看,實行聯合限價采購后,藥品的品規數量是減少了。那么,會不會出現無藥可用的情況呢?對此,市醫改辦給出了明確答案:不會。
為確保此次改革后的藥品采購目錄做到科學合理,我市根據2015年度全市公立醫院用藥情況、云南省藥品采購平臺的藥品目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及藥動學、藥效學等臨床合理用藥有關要求,制定了《玉溪市公立醫院藥品目錄遴選編制原則》,確保所有藥品目錄均在云南省藥品采購平臺的藥品目錄內,并涵蓋全部國家基本藥物(含省增補)品種。采取“雙目錄法”確定藥品采購目錄,即:根據《玉溪市公立醫院藥品目錄遴選編制原則》,組織衛計、藥品監管、醫保等部門和各級公立醫院的90多名專家對原玉溪市各公立醫院報送的10881條藥品目錄進行評審遴選,確定2182種3273個品規為《玉溪市公立醫院改革藥品采購詢價目錄》,在此基礎上通過配送企業報價、計算機輔助評審軟件評審、專家評審,藥品確標后形成《玉溪市公立醫院改革藥品采購目錄》。——玉溪市醫改辦藥品(耗材)采購組組長魯志明
在此之前,市人民醫院常規用藥品規在1300個左右,市中醫院在800個左右,縣級醫院600個左右,鄉鎮衛生院300個左右,因此,此次確標的2047個藥品品規能夠保證市、縣區兩級公立醫院的實際用藥量需求。

按照藥品功能和用途分類,同類功能和用途的藥品存在多個品種,如:頭孢菌素類有“頭孢克肟片”“頭孢呋辛酯片”“頭孢羥氨芐膠囊”,在某些疾病使用抗菌藥物時,可以相互替代使用。
通過部分公立醫院分析,本次詢價采購的藥品能覆蓋內分泌、血液風濕免疫、腎臟疾病、腫瘤、心血管系統疾病常見慢性病用藥,如糖尿病用藥:阿卡波糖、格列齊特緩釋片、門冬胰島素、地特胰島素等胰島素制劑;高血壓藥:卡托普利片、吲噠帕胺片、馬來酸依那普利片、厄貝沙坦、琥珀酸美托洛爾、替米沙坦、雷米普利、鹽酸胺碘酮、苯磺酸氨氯地平等。抗腫瘤藥:替莫唑胺膠囊、替吉奧膠囊、卡培他濱等。基本能覆蓋特殊人群和普通患者用藥。同時,個別病種用藥超出藥品采購目錄的,可實行備案采購。因此,必備的進口藥、原研藥均可保證,藥品耗材聯合限價采購不會出現藥品不夠用的問題。
——玉溪市醫改辦藥品(耗材)采購組組長魯志明
對于特殊用藥和短缺藥品,我市充分考慮實際情況,設置了10%備案采購、10%自行采購等解決方案。
據介紹,為最大限度地確保廣大患者用上好藥、便宜藥,在采購時,我市明確將藥品價格與質量按6: 4的權重進行綜合評審,綜合評分高的為確標品規。在質量把控方面,嚴格按照藥品質量層次分組來科學評分,確保了各級醫療機構對不同質量層次藥品的需求。
一次多方共贏的變革
實行藥品聯合限價采購后的改變,還體現在采購藥品“買單”者的身份轉變上。
之前,基層醫療機構基本藥物采購實行先款后藥,一定程度上會造成基層醫療機構資金運轉困難。同時,藥品批發企業反映醫院結款賬期過長,貨款回收慢,周轉資金壓力大。實行藥品集中聯合限價采購后,醫院在采購藥品時只管“點菜”,不管“買單”。由市醫保中心直接與配送企業進行藥款結算,縮短結算時限(次月5個工作日內對清賬單,20個工作日完成結算),減輕了基層醫療機構的資金運轉壓力,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提高了企業的資金周轉,給企業降低藥價帶來了空間。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醫保資金使用效益。
在配送主體方面,為確保落實“兩票制”,提高藥品配送效率,有效落實監管責任。
我市明確由注冊在玉溪市的藥品經營企業承擔藥品配送工作,市外多家醫藥商業企業通過在玉溪注冊公司及入股、控股本地企業等方式參與配送,進一步壯大了我市醫藥流通企業。目前,已明確了12家醫藥配送企業參與集中詢價和配送。
采購方式改變后,讓患者享受到了藥品價格下降的實惠。
而對于醫院來說,這就為進一步調整優化醫院收入結構、提高醫務人員收入騰出了空間。在我市醫改工作中,通過調整醫療服務收費、增加財政補助、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實施藥品集中聯合限價采購和取消藥品加成減少藥品費用等“一調、一補、一改、一減”的改革補償機制,將在醫改過程中逐步改變“以藥補醫”狀況,解決公立醫院“公益性弱化”的問題,建立起公立醫院運行的新機制,積極探索深化鞏固醫改成果的玉溪模式。
信息來源:萬英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