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醫改辦主任布置2017七大任務,先邁哪條腿?
日期:2016/12/27
國務院醫改辦相關領導指出,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2012年啟動試點以來,4年的時間,各地建立了強有力的領導體制和“三醫”聯動工作機制,政府辦醫責任得到有效落實,縣級公立醫院補償機制初步建立,人事薪酬制度、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快推進,以醫共體為代表的縣域醫療服務體系持續完善,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和明顯成效。
來源 | 縣域衛生
文 | 汪言安
12月22日,國務院醫改辦、國家衛生計生委在安徽省天長市召開全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示范工作現場會,總結交流示范縣(市)建設成果,推廣典型經驗,對全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再動員、再部署。國務院醫改辦主任、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賀勝出席會議并布置2017年醫改7大任務。
參加本次會議的有關醫改專家分析本次會議透露出的兩個重要信息:第一逐步提高財政補助占醫院收入比重,加大財政補助力度,第二政府逐步償還和化解公立醫院長期債務,解決公立醫院發展后顧之憂。這也充分表明在接下來的縣級公立醫院改革中政府支持的力度將會持續提升。尤其是在化解縣級醫院債務方面對地方政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解決路徑。
在今天的會議上,王賀勝提出了對于縣公立醫院下一步的要求。2017年,各地要以建機制為重點,圍繞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進一步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領導,進一步健全科學補償機制,進一步落實政府投入責任,進一步完善政府辦醫體制,進一步推進人事薪酬制度改革,進一步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快建立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機制,進一步加強醫共體建設,提升縣域醫療服務能力,力爭在基礎性、關聯性、標志性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將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向縱深推進。
會議指出,2017年所有公立醫院全面推開綜合改革,各地要以建機制為重點,圍繞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在標志性改革上取得新突破。進一步落實政府投入責任,支持符合規劃的設備購置、人才培養,承擔公共衛生任務、支農支邊等投入政策,逐步提高財政補助占醫院收入比重,加大財政補助力度,政府逐步償還和化解公立醫院長期債務,解決公立醫院發展后顧之憂。
為持續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向縱深發展,2016年在鞏固完善改革基礎上,加強示范引領的分類指導,國家層面確定4個示范縣市,省級層面確定167個示范縣市。
王賀勝指出,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2012年啟動試點,2015年全面推,2016年在江蘇省啟東市、安徽省天長市、福建省尤溪縣、青海省互助縣開展了示范工作。
改革以來,各地建立了強有力的領導體制和“三醫”聯動工作機制,政府辦醫責任得到有效落實,縣級公立醫院補償機制初步建立,人事薪酬制度、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快推進,以醫共體為代表的縣域醫療服務體系持續完善,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和明顯成效。
安徽省天長市以縣域醫療服務共同體為載體,以醫保按人頭包干為抓手,構建整合型醫療服務體系,逐步實現分級診療;福建省尤溪縣實行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騰籠換鳥”實現公立醫院補償機制成功轉型;江蘇省啟東市組建醫療集團,推進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改革和分級診療制度建設;青海省互助縣落實政府保障責任,縣鄉一體化提升縣域醫療服務能力。
在不久前召開的十八大六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讓“基層成為重點改革為動力”。12月21日,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部署了今后五年深化醫改的重點任務,也再次強調,“強基層”、“保基本”是解決當下百姓最關心問題的突破口,既能解決百姓剛需,也有利于整個醫療事業的發展。“要把醫聯體、醫共體建設作為重點,真正讓集中在大城市的醫療資源更多下沉到基層醫院,切實方便百姓看病就醫。”李克強強調。因此,加強基層和臨床服務能力,推動醫療服務重心下移和診療資源下沉成為“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的重要環節之一。
王賀勝在會上強調,對于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的特點,一定要充分認識,并鍥而不舍推進。他指出,以新時期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為指引,要盡快實現5個轉變: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從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向縣域綜合改革轉變,從單項改革向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轉變,從形成框架向制度建設轉變,從被動改革向主動改革轉變,推動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提檔升級。
一定要把釘釘子精神落實到公立醫院改革,加強示范引領、推廣先進經驗,加強分類指導、加強督導考核,評價結果與補助資金掛鉤、建立督促檢查考核問責機制,確保落實到位,加強宣傳引導積極調動醫務人員參與改革積極性。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與會人員一致認為,縣公立醫院改革“事雖難,做則必成”。一定要有“闖關”的精神,才能將拓展深化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進行到底,從而積極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信息來源:E藥經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