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明星】福建尤溪
日期:2016/12/27
作為全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示范縣,近年來,尤溪縣以“三醫聯動”為抓手,以“百姓可接受、財政可承擔、基金可運行、醫院可持續” 為目標,圍繞“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性質、醫生回歸看病角色、藥品回歸治病功能”內涵要求,全面統籌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今年 4 月,高分通過國家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效果復核評價。
來源 | 縣域衛生
文 | 黃麗
財政投入增加、醫院醫務性收入增加、醫務人員收入增加、醫保基金結余增加、患者自付醫藥費用減少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醫改后收獲的“四贈一減”成效讓其“國家醫改示范縣”的名號實至名歸。12月22日,在安徽省滁州市天長市舉行的全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示范工作現場會上,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作為代表之一,向來自全國的與會代表分享了自己的心路歷程。
就在昨天,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下發了《關于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典型案例的通知》,其中明確提出了兩個關于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的經典案例,要求各地結合實際認真學習借鑒,福建尤溪就是其中之一。
2015年,尤溪縣醫院全院醫生共224人,人均年薪11.6萬,相當于尤溪縣事業單位干部職工平均崗平工資的2.5倍。最高主任醫師年薪達到24.39萬,比改革前翻了將近129%。副主任醫師年薪改革前是7萬-8萬多,改革后平均增長了110%以上。主治醫師年薪增長102%,2015年住院醫師年薪平均8萬多,增長了將近90%左右。其他的護理人員、藥劑人員、行政后勤人員的年薪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談起從2013年開始的薪酬體系改革,尤溪縣人民醫院院長楊孝燈表示,所有的工作都是圍繞“創新人事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符合醫療行業特點的薪酬分配制度”來進行的:一是實行醫院工資總額制;二是實行全員目標年薪制,打通了公立醫院薪酬分配改革“最后一公里”;三是實行年薪計算工分制。在這種情況下,不僅遏制了公立醫院的創收沖動,還實現了同工同酬,醫院內部分配機制得以優化。“多勞多得、優勞優酬、效率優先”的分配原則體現了公平、效率的有機統一;DRGs加RBRVS相結合的方法,避開直接與經濟效益相掛鉤,既能衡量醫生的工作價值,又避免了過度醫療。
作為醫改“明星”,福建三明的“騰籠換鳥”模式一直備受推崇,尤溪也是一以貫之的。所謂“騰籠換鳥”,簡單地說,就是騰空間、調結構、保銜接。從醫藥改革破題入手,逐步跟進醫療、醫保改革,通過降藥價、堵浪費、騰空間、調價格,擠壓醫藥價格虛高水分,提高醫院可支配收入,實現“騰籠換鳥”目標。最終做到老百姓的總體負擔不增加,醫院總體收入不減少,醫保的整體支出不增加。
改革以來,尤溪先后 5 次調整 4700 多項醫療服務價格,實現“換鳥”目標。優化了醫院收入結構,醫務性收入占比顯著提高。1-10 月份,兩家縣級公立醫院醫務性收入達 63.89%。 同時,持續做好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擴面提標等工作,促進參保補助與住院補償雙提高、住院預繳與住院費用雙下降、報銷政策與大病統籌雙統一、合理就醫與便民診療雙加強。
構建合理的分級診療制度是尤溪醫改的又一重要抓手。一是以組建醫療聯合體為紐帶,帶動分級診療。二是以提升服務能力為突破口,助推分級診療。兩家縣醫院以自身重點學科為基礎,幫扶基層專科建設,培育覆蓋全縣、中西醫并重的醫療服務體系。三是以筑牢網底為載體,保障分級診療。
尤溪醫改在前行的過程中,全新的挑戰也在不斷涌現。在會上,他們提出,一是以“保基本”為主的改革與多元的 需求不相適應。二是 DRGS(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不夠精細標 準,影響全病種付費改革的準確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基層首 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合理就醫秩序的建立還需過程。
基于此,一是加快改革發展持續化。在總結公立醫院改革的典型做法和改革模式的同時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十三五”期間計劃投資 3.46 億元 。二是推動醫院管理科學化。加強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完善便民服務措施和醫院內部績效評價機制,完善 DRGs全病種醫保支付改革。三是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化。科學制定上轉下轉指征,建立安全便捷的轉診流程和完整的轉診檔案,積極引導患者合理選擇醫療機構就診。四是促進全民健康常態化。建立健全健康教育體系,全面實施全民健康三級共保工程,增強醫改獲得感。
信息來源:E藥經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