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數評】數據告訴你,億騰為什么買買買!
日期:2016/11/13
醫藥地理/李夢姣
雙十一,剁手黨已經開始買買買了。然而,醫藥圈提前開啟了購購購模式。11月9日,禮來中國正式宣布將其抗生素產品希刻勞和穩可信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分銷及推廣出售給億騰醫藥,此項合作將于2017年1月1日執行。
億騰是一家2001年成立于香港的醫藥公司,專注于醫學營養和腫瘤治療領域,其商業模式是在全球范圍內尋找適合中國醫藥市場的產品。
實際上,億騰走的CSO(合同銷售組織)模式并不少見,比如過去出現的以康哲為代表的企業,他們以往主要是做外國進口優質產品的代理,進而到收購外國產品知識產權,甚至收購藥廠,實現先代理后收購的轉身。
只是億騰這條路走得更為徹底,它不但收購外國的知識產權和產品,更是直接收購外國的企業并在外國經營,構成了走出去戰略,這也讓億騰在外資圈混出了一塊站腳之地。
億騰醫藥(中國)在研產品線

希刻勞(頭孢克洛緩釋片(Ⅱ))和穩可信(注射用鹽酸萬古霉素)是禮來在中國抗生素業務的主力品種,分別于1993年和1996年進入中國。根據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PDB數據庫的監測數據,近年來,禮來抗感染藥在重點城市醫院用藥銷售額的占比在20%上下浮動,自2014年以來有所下降。2016年,保持優勢治療品種的分別是抗腫瘤藥、精神障礙用藥和內分泌及代謝調節用藥。
以此來看,禮來割愛希刻勞和穩可信是想集中火力,加大在中國大陸銷售針對糖尿病、腫瘤、中樞神經等世界領先藥品的攻勢。這符合外資企業非核心業務的戰略決策。
Cefaclor和vancomycin在國外市場的表現也很卓越,但在成熟的市場中,增長顯得稍許吃力。
買賣是兩廂情愿的事。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趨勢:外資企業剝離優質資產,整合產業鏈資源,老牌產品“讓位”給更多創新藥;國內藥企接盤收購成熟產品,發揮本土運營商規模化的分銷優勢。
信息來源:醫藥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