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配方顆粒群雄爭霸,一文看懂行業格局
日期:2016/8/25
來源:賽柏藍 特約撰稿:張自然博士
2016年3月1日《中藥配方顆粒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結束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行業開放的趨勢已明朗,業內預計不久放開政策將正式出臺,打破此前僅有6家企業生產的局面。
作為一個“年均50%的增長率、上億元的凈利潤”的行業,中藥配方顆粒吸引著眾多企業。那么,整體行業情況如何?
一、歷程
技術進程
政策歷程
醫保進程
已進入醫保的還有重慶、安徽、廣州等地,而山西、廣東、福建等省參照中藥飲片政策對配方顆粒給予報銷。
資本變遷

二、現狀
(一)試點企業

(二)、各試點企業經營歷年經營狀況(單位:億元)
可見,中藥配方顆粒的增速一直在30%以上,遠遠領先于制藥行業其他領域。
2010-2015年中藥配方顆粒競爭格局(單位:%)

可見,天江、紅日、三九三家一直行業先鋒。
2010-2020 年中藥配方顆粒市場規模預測(單位:億元)
來源:前瞻研究院
預計中藥配方顆粒的增速還將持續多年。
三、趨勢
(一)關于征求意見稿
按征求意見稿要求,申報生產中藥配方顆粒要同時擁有顆粒劑、中藥提取的GMP證書,而全國擁有顆粒劑、中藥提取的GMP證書分別達1072家、917家,同時擁有提取和顆粒劑GMP的生產廠家也有628家,顯然不能允許如此多的廠家生產,那就要提高門檻,而定什么樣的標準,成為對《征求意見稿》爭論的焦點。
(二)老牌試點企業加速圈地

(三)后來者秣兵厲馬
此外,同仁堂、康緣也擬發力配方顆粒。
此外,僅浙江一省申報申報中藥配方顆粒科研專項的企業就達13家之多(詳見下表),《關于申報浙江省中藥配方顆粒科研專項的通知》(浙衛發〔2015〕69號)項目公示表

過去,試點企業的快速增長源于未放開形成的相對壟斷;
放開后,因允許更多級別醫院可以使用中藥配方顆粒,所以市場容量迅速放大是必然的,且配方顆粒還將擠占中藥飲片的部分市場份額,又因其一切駕輕就熟,故老牌試點企業將首先受益.
但后來者的技術、營銷、政府事務、社會影響、尤其上市公司的資金等實力也絕不容小覷,尤其迫于中成藥增長乏力,使部分中成藥企業巨頭進入這一領域的決心更加堅定,故放開后競爭將急速加劇,盈利空間下降將在所難免。
盡管何時放開成為決定該行業發展的關鍵,但仍要不忘初心,單煎、共煎相似幾何?
作者簡介:
張自然,醫學博士,資深醫藥運營及并購專家,國家發改委藥品價格評審專家,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副會長。25年來先后于麗珠醫藥集團、上海醫藥集團、神威藥業集團(副總裁)負責營銷及并購。早年留學英國,于美國從事制藥工作。
信息來源:賽柏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