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票制全國蔓延:輻射31省,席卷200地市8000醫院,流通環節慘遭壓縮…
日期:2016/5/16
賽柏藍導讀
醫改向縱深推進,試點省份和試點城市大擴容,兩票制、藥占比、零差價、二次招標、二次議價等配套政策同步推進;其中,兩票制已無縫覆蓋14省、輻射至31省市、席卷了200余地市約8000家醫院!藥品流通中間環節慘遭壓縮,非治療用藥遭遇醫院掃地出門,醫院市場不好玩兒了!
一、結論:
醫改試點省份試點城市大擴容,兩票制全國蔓延,流通環節慘遭壓縮!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6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國辦發〔2016〕26號)中明確表示:
優化藥品購銷秩序,壓縮流通環節,綜合醫改試點省份要在全省范圍內推行“兩票制”(生產企業到流通企業開一次發票,流通企業到醫療機構開一次發票),積極鼓勵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推行“兩票制”,鼓勵醫院與藥品生產企業直接結算藥品貨款、藥品生產企業與配送企業結算配送費用,壓縮中間環節,降低虛高價格。
而目前,綜合醫改試點省份已由4個擴大到11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擴容至200個(不算北京上海重慶天津的轄區,全國地級市數量是333個)。按照上面的文件精神推算:國內60%以上的區域將被“兩票制”覆蓋,全面推進兩票制已成政策趨勢。
衛生部4月份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公立醫院數量為13010個。據此粗略推算,60%的公立醫院數量是7806家。也就是說全國范圍內大約有8000家醫院要執行兩票制了!
二、起因:
擴容綜合醫改試點省份和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是2016年醫改重點
4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6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國辦發〔2016〕26號),明確了“擴大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和新增省級綜合醫改試點”由“國務院醫改辦負責,2016年5月底前完成”。于是:
5月11日,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決定新增上海市、浙江省、湖南省、重慶市、四川省、陜西省、寧夏回族自治區7省市開展綜合醫改試點,加上之前的2015年率先開展省級綜合醫改試點的江蘇、安徽、福建、青海4省,以省域為單位在全省范圍內推進綜合改革的省級區域已擴大到11個。
5月13日,國務院醫改辦、國家衛生計生委、財政部聯合發文,確定了遼寧省錦州市等100個地級行政區為第四批公立醫院改革國家聯系試點城市,至此,公立醫院改革國家聯系試點城市增加為200個。
如果再進一步結合《關于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38號)、《關于完善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7號)、《關于落實完善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衛藥政發〔2015〕70號)、《關于印發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指導意見的通知》(衛醫管發〔2010〕20號)等文件中的相關政策舉措,我們發現,針對“醫改試點省份和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還將同步推行藥占比不超過30%、零差價銷售、基層首診、地市二次招標議價、臨床路徑管理、醫保控費用……
注:城市公立醫院是指地級市轄區及以上城市公立醫院,《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38號文中有注釋。
三、分析:
系統性立體性的醫改政策將在試點省份和城市推行
仔細琢磨這200家城市名單,結合上述5大政策文件,你將不寒而栗:
* 公立醫院改革國家聯系試點城市已分布于 除港澳臺之外的 31個省市,可以說是全國覆蓋;
* 11個綜合醫改試點省份轄區內的全部城市都是公立醫院改革國家聯系試點城市,江西、內蒙、貴州三省區都新增了5個城市,也差不多成了“試點省”。由此可見,在全省范圍內推行兩票制的省份將增至14個;
*國家相關政策文件的表述是:“綜合醫改試點省份要在全省范圍內推行兩票制,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推行兩票制”。200個試點城市(如果算上北京、上海、重慶、天津下轄的區縣數量遠遠超過200個)數量已占全國地級市數量的60%,而非試點城市遲早也必將參照試點城市的做法推行兩票制。因此,可以說兩票制正在全國范圍內蔓延!
*衛生部4月份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公立醫院數量為13010個。據此粗略推算,60%的公立醫院數量是7806家。也就是說全國范圍內大約有8000家醫院要執行兩票制了!而這部分醫院正是目前我們廣大廠商產品銷量的主要來源!它們都要求兩票制了,你符合要求嗎?你能跟準節奏嗎?
* 到2017年,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全面推開。而試點城市還將同步實施一系列配套性醫改政策:30%藥占比(非治療性可用可不用藥物遭醫院清理)、零差價銷售(沒有采購高價藥動力了)、基層首診(分流醫院客戶切割市場)、地市招標(除了省級招標外還要二次招標和二次議價)、臨床路徑(超過100個病種,醫生不敢隨便開藥了),醫院市場還有得玩兒嗎?
四、影響:
9大影響正在向更大范圍的醫藥市場擴散
其實,綜合醫改試點省份和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擴容及其配套的系統性醫改政策的影響,除了推行兩票制壓縮藥品流通中間環節之外,還有很多很多,結合相關政策表述,具體結論如下:
1、底價營銷方式風險很大,掛靠走票遭遇打擊
政策依據:加強對藥品價格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強化藥品成本調查和市場購銷價格監測,規范價格行為。依法嚴肅查處價格違法和壟斷行為,以及偽造或虛開發票、掛靠經營、“走票”等違法行為。
2、流通企業整合重組加速,地市級醫藥商業公司大洗牌
政策依據:允許試點城市以市為單位,按照有利于降低藥品虛高價格、推動藥品生產流通企業整合重組的原則,在省級藥品集中采購平臺上自行采購。
3、省級招標成門票,藥企面臨地市級二次招標和二次議價
政策依據:制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以市為單位自行采購的具體辦法。試點城市醫院要在省級藥品集中采購平臺采購藥品、在線交易。試點城市成交價格明顯低于省級中標價格的,省級中標價格應按試點城市成交價格進行調整。
4、非治療性的、可用可不用的、輔助用藥等品類將遭醫院清理
政策依據: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的辦法,改變公立醫院收入結構,降低藥品和衛生材料收入的比重。力爭到2017年試點城市公立醫院藥占比(不含中藥飲片)總體降到30%左右。
5、藥品價格遭到擠壓,醫院沒有采購高價藥的動力
政策依據:鞏固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的改革成果,新增試點城市所有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
6、醫保控費越來越嚴格了,醫生不敢隨便開藥了
政策依據:試點城市實施臨床路徑管理的病例數要達到公立醫院出院病例數的30%,同步擴大按病種付費的病種數和住院患者按病種付費的覆蓋面,實行按病種付費的病種不少于100個。
7、醫生不敢隨便收取臨床費用了,醫院臨床工作不好做了
政策依據:采取綜合措施切斷醫院和醫務人員與藥品間的利益鏈,完善醫藥費用管控制度,嚴格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
8、地市醫院接待能力和醫療條件得到改善,留住病人,分流省會大城市客流,地市級市場迎來利好
政策依據:中央財政對每個新增試點城市按照2000萬元的標準予以一次性補助;對所有試點城市有公立醫院的市轄區按照每個100萬元的標準給予補助。
9、城市社區門診、診所等基層市場迎來巨大商機
政策依據:全國要以綜合醫改試點省份和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為重點構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試點城市要結合分級診療工作推進情況,明確促進分級診療的醫保支付政策。
注:以上“政策依據”均來自前文所提及的5項通知文件的原文表述。
綜上所術:醫改試點省份和試點城市大擴容,兩票制、藥占比、零差價、二次招標、二次議價等配套政策同步推進;其中,兩票制已無縫覆蓋14省、輻射至31省市、席卷了200余地市約8000家醫院!
藥品流通中間環節將慘遭壓縮,醫院市場也不好玩兒了!地市級醫藥市場和基層市場迎來發展契機。廠商如果還糾結于兩票制等政策能否執行和在哪些地方執行,其實完全沒有實際意義,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趁機徹底實現經營轉型、如何轉戰醫院之外的其他市場。
信息來源:賽柏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