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類醫藥代理商將加速淘汰
日期:2016/4/30
39醫藥
昨日4月26日國務院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6年重點工作任務》,推行兩票制正式成為2016年醫改重點工作。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6年重點工作任務》指出,“推廣地方經驗做法,鼓勵和引導省際跨區域聯合采購,綜合醫改試點省份內可鼓勵一定區域間的帶量聯合采購。優化藥品購銷秩序,壓縮流通環節,綜合醫改試點省份要在全省范圍內推行“兩票制”(生產企業到流通企業開一次發票,流通企業到醫療機構開一次發票),積極鼓勵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推行“兩票制”,鼓勵醫院與藥品生產企業直接結算藥品貨款、藥品生產企業與配送企業結算配送費用,壓縮中間環節,降低虛高價格?!?/span>
也就是說,在兩票制將在8個醫改試點省份(安徽、福建、江蘇、青海、陜西、浙江、上海、四川)全省范圍內實施,并積極鼓勵在200個醫改試點城市推行“兩票制”,三明模式將在安徽、福建等醫改試點省份推廣。
兩票制自4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以來,各地政策信號不斷。不僅在醫改試點省份推行,連非試點湖南也發文將在全省范圍內推行,河北27縣也同樣效法三明模式及兩票制。
實行“兩票制”能有效減少藥品從藥廠到醫院的流通環節,可以從源頭上治理長期困擾醫藥衛生行業的藥品價格虛高、商業賄賂屢禁不止等問題,不僅提高了效率,并且保證了用藥安全。
有專家認為,“兩票制”應是藥品流通行業成熟治理的政策結果,并非行政部門刻意用來治理這個行業的政策工具或技術路徑。
什么是兩票制?
可以看出,傳統的流通模式中,多票制占據著主要地位,多個環節下來,無疑提升了藥品的價格,增加了患者用藥負擔,這也是國家要求推行兩票制的主要原因。
相比之下,在未來的流通模式中,兩票制砍去了產品代理這一環節,藥品從出廠到醫院只許開兩次發票,一是從生產企業到流通商業,二是從流通商業開到醫院,并且取消藥品加成。
實際上,在取消藥品加成的醫改試點省份和城市,不得不在不同程度下依靠變相形式的“以藥補醫”維持醫療衛生事業運行和發展,“二次議價”仍然以“藥房托管返利”“藥品物流服務成本分攤”“藥品質量或配送履約保證金”等各種形式屢禁不止,藥品生產企業通過配送商業讓利則是醫療機構獲取各種形式的“二次議價”收益最常見、“合規”合理的方式。
如果有了兩票制的配合,洗牌中間不合規的中小商業,提升行業集中度,那么對于禁止二次議價來說有一定的作用。
業內專家認為公立醫院藥品采購以實施“兩票制”壓縮過多和相對無序的商業流通環節,無疑可以視作降低藥品流通成本、倒逼破除藥價虛高的有益探索嘗試,它的局部試點成效,也確實顯現了這項改革措施的有效性與合理性。
兩票制全國推廣的影響
兩票制的全國推廣將產生哪些影響呢?
醫藥行業總成本將大幅增加,醫藥工業承壓增大
兩票制的推廣將加重廠家的負擔。推廣兩票制意味著區域代理商的功能被弱化,所有的發貨、回款都由生產企業自己承擔,并且要對片區的配送商進行管理,實際上增加了廠家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尤其管理成本要大大增加。
生產企業需要在每個市、縣都要找個商業公司,作為一級商業公司,由這些商業公司將藥品銷到醫院,如此一來,生產企業則可能需要在每個市、縣派一個或幾個商務人員負責藥品的發貨和回款問題,這樣,顯然增加了藥品生產企業的銷售成本。同時,如果是要將藥品直接銷到醫院,每個醫院每個月需要的藥品不多,在配送時所需要的物流成本更大,藥廠與醫院處于不同等地位,如果藥廠直接去向醫院催回款,將會更被動,收回藥款的風險更大。
相應的,對于醫院來說,如果只從一個或兩三個商業公司購進數百家或數千家企業所生產的藥品,在付款時,只需要付藥款的總數給商業公司即可,但如果按所謂的直銷方式進行采購,需要分別對每個藥廠進行進貨和付款,對于醫院來說將增加很大的工作量,提高了醫院的管理成本。
大批代理型商業面臨淘汰
我們不難看出,兩票制直接砍掉代理型商業。臨床藥品要實現銷售有兩種手段,且缺一不可,一是要有通暢的商業渠道,二是要進行終端臨床的推廣。因此無能力像外資企業和部分國內生產企業自建辦事處的企業則自己負責商業渠道,將終端臨床推廣委托代理公司或自然人完成;有些企業擁有大量的藥品批文,部分產品自己完成,其余產品則委托代理;目前以代理制為銷售模式的生產企業數量比例較高?!皟善敝啤比绻嬲膹氐讓嵤﹥善敝疲源頌橹鞯纳虡I企業、醫藥自然人都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沖擊。
中小型批發公司直接退市
很多中小型商業企業是集代理、過票、配送于一身的綜合體,如此一來,廠家高開來發票,并且廠家及醫院回款賬期過長,這對于這類型公司來說幾近于滅頂之災。國家的各種政策均已表明將改變商業結構,扶持大企業,淘汰小企業?,F在的招標中,都是生產企業決定配送企業,生產企業肯定會選擇大的配送公司,尤其在實行“兩票制”的情況下。而且在配送領域,國藥、廣藥、上藥等配送巨頭在各地已經部署完善,并且資金足,品種多,也具有規模效益。
福建正是通過兩票制,提高了商業集中度,從原來的上百家商業整合為11家具有合法配送藥品至醫院的商業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屆藥交會上,有業內人士認為,兩票影響的不僅僅是中小型的批發企業,對于大型企業來說同樣也是壓力重重,如何處理好兩票制帶來的商務壓力成為當前大型流通企業的發展關鍵。
靠倒票生存的商業公司原有價值喪失
從國務院的指示以及湖北、安徽等地的專項整治來看,掛靠走票這一業務形式不可能延續,國家嚴格打擊掛靠、走票,促使醫藥流通領域走向正規合法化,同時保障人民群眾的用藥安全,大批過票公司倒閉已成為市場走向。
用兩張發票曬出藥品流通環節加價、擠出流通環節價格水分的做法,被業界評價為“拿住了藥價虛高的‘關鍵’”。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兩票制”在某些地區可能也未必適用。當前也有一些其它票制的應用,例如由生產企業向醫療機構直接配送(即“一票制”),或者在偏遠地區的藥品配送服務,在“兩票制”基礎上調整的“兩票半”等。
兩票制必須要經過市場檢驗,即醫療機構買單、企業獲益,最終患者受益的多贏局面,通過檢驗存活下來的模式才能推廣出去。
信息來源:醫藥精英俱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