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華潤醫療借殼鳳凰醫療是否會讓火鳳涅槃?
日期:2016/4/12
二者結合是否能夠讓鳳凰醫療走出低谷,又是否能夠實現華潤醫療提高所投資醫院運營效率的目的呢?
來源:健康界 作者:邢玉晟
鳳凰醫療于4月8日發布公告宣布向華潤醫療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資產、股權及/或運營權,該等資產范圍包括47家醫療機構(包括4家三級醫院、6家二級醫院、25家一級醫院及12家小區服務中心)及三家養老機構組成,所有醫療機構均為醫保定點醫療機構,該等醫療機構核定床位及開放床位分別合共為4,954張及大約6,000張,而該等養老機構之核定床位則為300張(亦即其開放床位之實際數目)。根據公告,鳳凰醫療自身在北京、天津及河北擁有或運營的醫療機構達60家,開放床位約有5,780張,包括3家三級醫院、6家二級醫院及9家一級醫院。交易完成后,華潤醫療將持有鳳凰醫療35.7%的股份,實現了華潤醫療醫療資產的借殼上市,成為鳳凰醫療的控股股東,并且在11人董事會中派出4名董事,另外4人為獨立董事。鳳凰醫療自2015年6月開始,股價一路下跌,最低5.75港元已經跌破其發行價格,也是其不斷遇到的困境的體現,比如改制煤炭總醫院遇阻,旗下能控制的醫院仍然主要只是健宮醫院、京煤醫院和燕化醫院,供應鏈的營利模式不斷受到質疑,被曝光醫院強索藥企返點等。而華潤醫療經歷人事變動后,雖未明顯放慢其并購步伐,但作為局外人看,其投資的醫院除了昆明兒童醫院整合的相對較好,其他投資的醫院并未有明顯改善,也表明了華潤醫療憑借其品牌、資金實力和國企身份在醫療投資領域雖有優勢,但是其投后運營能力并不能令人滿意,這一點從其本次擁有的6000張床位在2015年只有24億元總收入就可以看出。那么被認為具有較強運營能力而投資能力較弱的鳳凰醫療與被認為具有較強投資能力而運營能力尚不理想的華潤醫療的本次結合是否能夠讓鳳凰醫療走出低谷,又是否能夠實現華潤醫療提高所投資醫院運營效率的目的呢?首先,我們先看鳳凰醫療的運營能力。根據鳳凰醫療2015年半年報,其半年收益6.023億人民幣,主要源自綜合醫院收入、管理費收入以及供應鏈收入。其中,綜合醫院收入2.586億,管理費收入0.29億元(主要來自燕化醫院、京煤醫院和門頭溝中醫院),而供應鏈收入達到4.011億元。加上其能夠控制和管理的醫院自身的綜合實力,可以看出,鳳凰醫療仍然未擺脫其是以供應鏈收入為主的醫療機構的模式,在醫療服務和醫療技術以及醫療人才等顯示醫院管理能力的方面尚未能展示出足夠的實力和結果。其次,如果說在中國現有民營醫療機構中,鳳凰醫療的管理運營能力已經是相對較強的,那么這種管理運營能力是否得到了市場的認可?這從鳳凰醫療在擴展醫療市場的投資方面來看,恐怕還是不樂觀的。在醫院投資領域,被投資醫院通常更看重投資人的醫療資源,其次才是投資人的資金實力,畢竟只要做醫療投資,能出得起錢是大家都具備的能力,而整合醫療資源,特別是高端醫療資源的能力才是在醫療投資中重要的環節。所以從鳳凰醫療改制煤炭總醫院遇阻后,其投資業績泛善可陳,也是表明具有上市融資渠道具有資金實力的機構未必就能夠在醫院投資領域一帆風順,從這個角度也可以看出鳳凰醫療在醫院管理運營方面并不能讓被投資醫院認可。而華潤醫療投資并購的醫院很多都是公立醫院或者國企醫院,這些醫院是否能夠認可鳳凰醫療的管理運營能力,能夠接受其管理還需要時間的驗證。再次,本次交易完成后,華潤醫療成為鳳凰醫療的控股股東,未來也許鳳凰醫療將成為華潤醫療的新的投資并購平臺。華潤醫療在醫療投資領域保持其并購能力的要素除了其品牌、資金實力、集團整體其他版塊支持外,重要的是其國有企業的身份,這在解決整合公立醫院、國企醫院等優質醫療資源的時候,對于解決員工身份、獲得職工認可等方面起到了關鍵性作用,畢竟大部分公立醫院或者國企醫院的投資失敗都是源于職工的反對,比如鳳凰醫療改制煤炭總醫院。但是如果使用鳳凰醫療作為并購平臺,那么鳳凰醫療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將華潤醫療這一投資平臺變成了混合所有制性質。這對于華潤醫療以國企身份已經整合完畢的公立醫院或者國企醫院的員工能否接受,是否會出現之前遺留的員工身份問題需要重新解決等方面也都要再進行觀察。另外,未來如果以鳳凰醫療為投資整合平臺,那么華潤醫療是否仍然會具有之前在投資領域不同于其他社會資本的國企身份優勢也未可知。綜上,中國的社會資本辦醫本身正處于積極探索的火熱過程中,鳳凰醫療作為第一家在港股上市的內地醫療機構以及華潤醫療這一國內的重要醫療投資機構的合作無疑是具有積極意義的,也是社會資本辦醫不斷前行探索的重要的里程碑式的嘗試。但是也會看到社會資本辦醫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并不會因為這種合作而變得樂觀,仍然需要腳踏實地的努力和不斷前行去解決。(邢玉晟,健康界眾說認證作者,新里程醫院首席律師。)
二者結合是否能夠讓鳳凰醫療走出低谷,又是否能夠實現華潤醫療提高所投資醫院運營效率的目的呢?
來源:健康界 作者:邢玉晟
鳳凰醫療于4月8日發布公告宣布向華潤醫療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資產、股權及/或運營權,該等資產范圍包括47家醫療機構(包括4家三級醫院、6家二級醫院、25家一級醫院及12家小區服務中心)及三家養老機構組成,所有醫療機構均為醫保定點醫療機構,該等醫療機構核定床位及開放床位分別合共為4,954張及大約6,000張,而該等養老機構之核定床位則為300張(亦即其開放床位之實際數目)。根據公告,鳳凰醫療自身在北京、天津及河北擁有或運營的醫療機構達60家,開放床位約有5,780張,包括3家三級醫院、6家二級醫院及9家一級醫院。交易完成后,華潤醫療將持有鳳凰醫療35.7%的股份,實現了華潤醫療醫療資產的借殼上市,成為鳳凰醫療的控股股東,并且在11人董事會中派出4名董事,另外4人為獨立董事。鳳凰醫療自2015年6月開始,股價一路下跌,最低5.75港元已經跌破其發行價格,也是其不斷遇到的困境的體現,比如改制煤炭總醫院遇阻,旗下能控制的醫院仍然主要只是健宮醫院、京煤醫院和燕化醫院,供應鏈的營利模式不斷受到質疑,被曝光醫院強索藥企返點等。而華潤醫療經歷人事變動后,雖未明顯放慢其并購步伐,但作為局外人看,其投資的醫院除了昆明兒童醫院整合的相對較好,其他投資的醫院并未有明顯改善,也表明了華潤醫療憑借其品牌、資金實力和國企身份在醫療投資領域雖有優勢,但是其投后運營能力并不能令人滿意,這一點從其本次擁有的6000張床位在2015年只有24億元總收入就可以看出。那么被認為具有較強運營能力而投資能力較弱的鳳凰醫療與被認為具有較強投資能力而運營能力尚不理想的華潤醫療的本次結合是否能夠讓鳳凰醫療走出低谷,又是否能夠實現華潤醫療提高所投資醫院運營效率的目的呢?首先,我們先看鳳凰醫療的運營能力。根據鳳凰醫療2015年半年報,其半年收益6.023億人民幣,主要源自綜合醫院收入、管理費收入以及供應鏈收入。其中,綜合醫院收入2.586億,管理費收入0.29億元(主要來自燕化醫院、京煤醫院和門頭溝中醫院),而供應鏈收入達到4.011億元。加上其能夠控制和管理的醫院自身的綜合實力,可以看出,鳳凰醫療仍然未擺脫其是以供應鏈收入為主的醫療機構的模式,在醫療服務和醫療技術以及醫療人才等顯示醫院管理能力的方面尚未能展示出足夠的實力和結果。其次,如果說在中國現有民營醫療機構中,鳳凰醫療的管理運營能力已經是相對較強的,那么這種管理運營能力是否得到了市場的認可?這從鳳凰醫療在擴展醫療市場的投資方面來看,恐怕還是不樂觀的。在醫院投資領域,被投資醫院通常更看重投資人的醫療資源,其次才是投資人的資金實力,畢竟只要做醫療投資,能出得起錢是大家都具備的能力,而整合醫療資源,特別是高端醫療資源的能力才是在醫療投資中重要的環節。所以從鳳凰醫療改制煤炭總醫院遇阻后,其投資業績泛善可陳,也是表明具有上市融資渠道具有資金實力的機構未必就能夠在醫院投資領域一帆風順,從這個角度也可以看出鳳凰醫療在醫院管理運營方面并不能讓被投資醫院認可。而華潤醫療投資并購的醫院很多都是公立醫院或者國企醫院,這些醫院是否能夠認可鳳凰醫療的管理運營能力,能夠接受其管理還需要時間的驗證。再次,本次交易完成后,華潤醫療成為鳳凰醫療的控股股東,未來也許鳳凰醫療將成為華潤醫療的新的投資并購平臺。華潤醫療在醫療投資領域保持其并購能力的要素除了其品牌、資金實力、集團整體其他版塊支持外,重要的是其國有企業的身份,這在解決整合公立醫院、國企醫院等優質醫療資源的時候,對于解決員工身份、獲得職工認可等方面起到了關鍵性作用,畢竟大部分公立醫院或者國企醫院的投資失敗都是源于職工的反對,比如鳳凰醫療改制煤炭總醫院。但是如果使用鳳凰醫療作為并購平臺,那么鳳凰醫療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將華潤醫療這一投資平臺變成了混合所有制性質。這對于華潤醫療以國企身份已經整合完畢的公立醫院或者國企醫院的員工能否接受,是否會出現之前遺留的員工身份問題需要重新解決等方面也都要再進行觀察。另外,未來如果以鳳凰醫療為投資整合平臺,那么華潤醫療是否仍然會具有之前在投資領域不同于其他社會資本的國企身份優勢也未可知。綜上,中國的社會資本辦醫本身正處于積極探索的火熱過程中,鳳凰醫療作為第一家在港股上市的內地醫療機構以及華潤醫療這一國內的重要醫療投資機構的合作無疑是具有積極意義的,也是社會資本辦醫不斷前行探索的重要的里程碑式的嘗試。但是也會看到社會資本辦醫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并不會因為這種合作而變得樂觀,仍然需要腳踏實地的努力和不斷前行去解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