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E藥臉譜網
表面上看,一放、一緊似乎存在著地方性政策差異,但其背后的潛臺詞是:中藥配方顆粒將即將成為醫藥市場的下一個焦點。
8月24日,浙江、陜西兩省在同一天針對中藥配方顆粒發布公告:浙江宣布將中藥配方顆粒納入該省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陜西省則限制藥品零售企業對中藥配方顆粒的經營銷售權利。
浙江:
《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浙江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浙江省中醫藥管理局關于開展中藥配方顆粒納入浙江省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試點工作的通知》。
根據省政府加快中醫藥事業健康發展的要求,決定開展中藥配方顆粒納入我省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試點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試點范圍為我省三級以上中醫醫院(含中西醫結合醫院),支付品種、使用管理和作價差率按中藥飲片的有關管理規定執行。各地不得擅自擴大試點范圍。
二、各級定點醫療機構要自覺遵守中藥飲片使用的各項規定,加強對中藥配方顆粒適用及價格的內部管理,確保合理治療、合理用藥。
三、各級衛生計生和人力社保部門要嚴格按照《浙江省衛生廳 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加強中藥飲片使用管理的通知》(浙衛發〔2012〕226號)文件規定執行,加強對中藥配方顆粒納入醫保支付范圍試點情況的跟蹤、檢查和監督,在試點中發現問題須及時向上級業務主管報告。
陜西:
《關于加強中藥配方顆粒監管的通知》
《通知》明確,在我省開展中藥配方顆粒臨床使用的試點生產企業,應是已取得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復的藥品生產企業,試點使用中藥配方顆粒的醫療機構應為經省食藥監管局同意并備案的二級及以上的醫療機構。試點生產企業應與試點醫療機構簽訂使用研究協議,向試點醫療機構提交每批產品自檢報告書,按照《藥品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要求開展臨床使用研究工作,每年度向省局提交臨床使用總結報告。未提交臨床使用總結報告或臨床研究不符合要求的試點醫療機構不得再使用中藥配方顆粒。
《通知》強調,非試點的生產企業、醫療機構不得生產、使用中藥配方顆粒。藥品零售企業不得經營中藥配方顆粒。擅自生產、配制、經營和使用中藥配方顆粒的單位將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嚴肅查處。
表面上看,一放、一緊似乎存在著地方性政策差異,但其背后的潛臺詞是:中藥配方顆粒將即將成為醫藥市場的下一個焦點。這是繼2015年1月,中國中藥宣布擬以最多83.46億元收購江陰天江藥業81.48%股權之后,對中藥配方顆粒市場的又一利好消息。
有業內預測報告稱,中藥配方顆粒將在未來幾年保持30%左右增速,到2016年市場整體規模有望突破110億元,至2018年將快速增長到188億元。據業內人士披露,中藥配方顆粒的毛利率在70%左右,遠高于中藥飲品的30%。
作為一種以中藥飲片為原料,按照一定的生產工藝制成的提取物,與適宜的輔料或藥材細粉,制成的僅供臨床調劑用的顆粒狀制劑,中藥配方顆粒在歐洲、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發展極快,但國內尚未獲得廣泛普及:其主要原因是,中藥配方顆粒的工藝不統一、藥效及副作用尚待研究。
目前,我國獲得試點生產企業資質的只有6家企業,分別是江陰天江藥業、紅日藥業子公司康仁堂、華潤三九、廣東一方、培力藥業及四川新綠色藥業。神威藥業、吉林敖東、安徽濟人藥業、廣西康美藥業等多家公司已經著手在科研上做好了準備。不過,關于“中藥配方顆粒試點資質放開”的聲音能否落地尚未可知。
此外,由于中藥配方顆粒的歸類尚未明確,其或可能因國務院三道利好中藥飲片政策而收益增長,成為“以藥補醫”的新輸送渠道:2015年2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完善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指導意見》以來,中藥飲片與麻醉、精神藥一道按照國家現有規定采購,不受藥占比低于30%的限制;4月,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中藥飲片不再取消藥品加成之列;5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 —2020年)》,中藥產品研發也被列為重點工作。